[发明专利]叶螨室内隔离饲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0954.3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强;李鸿筠;冉春;丛林;姚廷山;胡军华;王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71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隔离 饲养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昆虫培养,特别涉及一种叶螨室内隔离饲养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叶螨的饲养试验都是在活体寄主植物上进行,利用叶片笼或者防虫罩将叶螨和寄主植物与外界环境隔绝。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饲养实验,具有很多缺点,首先由于是活体寄主植物,很受空间大小的影响,并且很难控制温湿度;其次由于植物有高低大小健弱之分,同处理的重复实验间的误差较大。叶片笼的应用容易造成叶片的损伤,会导致叶螨外逃;而用防虫罩则很难解决昆虫向上性所带来的试验误差问题。叶螨一般采用叶片饲养法或水隔离培养法,叶片饲养法会容易造成叶螨逃跑;水隔离培养法会容易造成叶螨淹水死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螨室内隔离饲养器,采用叶片饲养并能防止叶螨逃逸,又能利用该装置进行叶螨的室内培养实验、室内繁殖力和寄主选择性实验,解决了因昆虫的向上性给实验操作带来的误差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的用养虫罩做实验时,部分叶螨停留在养虫罩顶部的问题造成的实验误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叶螨室内隔离饲养器,包括由底壁和侧壁构成的敞口式培养皿和放置于培养皿内的寄主叶片以及沿叶片周向形成的防止叶螨逃逸的防护隔离部;
进一步,所述防护隔离部围绕叶片边缘形成湿性围堰结构;
进一步,所述防护隔离部为吸水棉花条;
进一步,所述叶片带有叶柄,所述叶柄上围绕绕有吸水棉花条;
进一步,在所述培养皿底部设置有湿滤纸;
进一步,所述叶片正面贴于滤纸上设置;
进一步,所述培养皿为圆形玻璃材质。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螨室内隔离饲养器,采用叶片饲养并能防止叶螨逃逸,又不会造成叶螨淹死,同时解决了叶片饲养和水隔离饲养存在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也不需要采用其他复杂的防逃逸措施,具有保湿性好、叶片保鲜期长、容易控温、可操作性强、昆虫活动范围可控的特点,简化了饲养工艺,还能利用该装置进行叶螨的室内培养实验、室内繁殖力和寄主选择性实验,解决了因昆虫的向上性给实验操作带来的误差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的用养虫罩做实验时,部分叶螨停留在养虫罩顶部的问题造成的实验误差等问题,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叶螨室内隔离饲养器,包括由底壁和侧壁构成的敞口式培养皿1和放置于培养皿1内的寄主叶片2以及沿叶片周向形成的防止叶螨逃逸的防护隔离部2。采用叶片2培养并能防止叶螨逃逸。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隔离部2围绕叶片边缘形成湿性围堰结构;通过在寄主叶片2的周边设置防逃逸的防护隔离部3,且防护隔离部3只要是湿性的就能避免叶螨逃逸,充分利用了叶螨怕水这一特点,就能有效防止叶螨套印并能简单有效的指控叶螨的活动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隔离部3为吸水细棉花条;材料易得,且棉花条吸 水性强,水分的保持时间较长,当棉花条的含水量不足时,可以向棉花条滴加水,能够保持适宜的含水量防止叶螨逃逸,又不会造成叶螨淹死,同时解决了叶片2饲养和谁隔离饲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材料易得。叶可采用吸水的琼脂条作为防护隔离部3。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2带有叶柄4,所述叶柄4上缠绕有吸水棉花条;吸水的棉花条可通过叶柄4保持叶片2的新鲜度,延长叶片2的保鲜期。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培养皿1底部设置有湿滤纸5;保湿性好,既能保持培养皿1中的环境湿度,也能保持叶片2的新鲜度,也可采用吸水的琼脂条代替湿滤纸5作为垫底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2正面贴于滤纸5上设置;叶螨寄主于叶片2的背面,因为背面的叶子更新鲜,更适宜作为叶螨的饲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皿1为圆形玻璃材质,易于观察,可随时观察叶螨的生长情况,也便于清洗。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0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柑桔红蜡蚧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牛蛙的高效循环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