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1418.5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4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艳;王友仁;杨卓华;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阳市金鹿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3/14 | 分类号: | C01C3/14;C07C255/66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制备 液体 氢氰酸 二异丁腈肼 工艺 方法 | ||
1.一种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轻油裂解氢氰酸混合气为原料,经过除氨工序、深冷工序得到液体氢氰酸:所述除氨工序为将氢氰酸混合气用5~40重量%的硫酸水溶液吸收;所述深冷工序为将氢氰酸混合气冷却至-10℃~-20℃,氢氰酸混合气经过冷却后,一部分氢氰酸气体变为液体,得到液体氢氰酸,另一部分氢氰酸气体为含有氢氰酸的尾气;经过深冷的含有氢氰酸的尾气用丙酮连氮水溶液吸收,吸收的温度为30℃~50℃,得到含二异丁腈肼的水溶液,经过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得到二异丁腈肼结晶性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氨工序所用硫酸水溶液为30~40重量%硫酸水溶液,吸收的温度为不超过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氨工序和所述深冷工序之间还包括除水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工序为将氢氰酸混合气通入50~80重量%的硫酸水溶液中,优选65~70重量%的硫酸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工序为经过除氨后的氢氰酸混合气用65~70重量%的硫酸水溶液进行除水,除水时温度为10℃~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氨工序和所述除水工序之间还包括冷却工序,所述冷却工序为对经过除氨后的氢氰酸混合气进行冷却, 冷却温度为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深冷的含有氢氰酸的尾气用丙酮连氮水溶液吸收的工序为:
在串联的两个反应釜中加入丙酮连氮水溶液,然后将上述含氢氰酸尾气从反应釜的釜底通入丙酮连氮水溶液中,控制尾气的流速为250立方米/小时,反应温度为35℃~40℃,当第一个反应釜中的丙酮连氮70%转化为二异丁腈肼,向第一个反应釜中加入于丙酮连氮3倍质量的水,继续通入尾气,当第二反应釜中的丙酮连氮40%左右转化为二异丁腈肼,将第一个反应釜中的料液转移至冷却釜中冷却至0℃~5℃,结晶,抽滤得到二异丁腈肼结晶性固体产品;
将第二反应釜中的料液转移至第一反应釜中,以及在第一反应釜中补加上述抽滤得到的母液,第二反应釜加入新的丙酮连氮溶液,继续通入含氢氰酸的尾气,整个过程重复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连氮水溶液中丙酮连氮的浓度为10--7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联合制备液体氢氰酸和二异丁腈肼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丙酮连氮吸收工序后未被丙酮连氮吸收的尾气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阳市金鹿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枣阳市金鹿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14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石膏循环再利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烷类产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