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气后处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1762.4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樊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08;F01N13/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处理 组件 | ||
一种尾气后处理组件,其包括排气管、安装于所述排气管上的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共轨、与所述共轨相连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相连的线束,所述共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壳体包括进口通道以及出口通道,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被连接在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之间,以能够将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连通或者截断;所述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线束、所述进口管路以及所述出口管路均汇集到所述第二支架处。如此设置,使得本发明的尾气后处理组件易于与其他组件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组件,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尾气排放标准的越趋严格,对作为尾气处理的尿素喷射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尾气后处理系统中通常包括尿素喷射系统以及安装在排气管上的各种传感器元件。所述尿素喷射系统中包括尿素罐、泵以及喷嘴等。上述的尿素罐、泵以及喷嘴一般通过各种管路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管路的数量非常的多,比较混乱。
另外,特别是针对大功率发动机的尾气处理,上述显现更为明显,比较容易发生错误安装的情形。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成式的尾气后处理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与其他组件进行安装的尾气后处理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组件,其包括排气管、安装于所述排气管上的第一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共轨、与所述共轨相连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传感器以及与所述传感器相连的线束,所述共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压力检测装置以及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壳体包括进口通道以及出口通道,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所述压力调节装置被连接在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之间,以能够将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连通或者截断;所述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线束、所述进口管路以及所述出口管路均汇集到所述第二支架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排气管之间安装块,使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排气管之间产生间隙。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焊接于所述排气管上;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还设有填充在所述间隙内的隔热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后处理组件设有用以将所述共轨安装到所述第一支架上的一对安装板,所述压力调节装置位于该对安装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共轨的壳体相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直接或者间接与所述排气管相固定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呈一定夹角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线束、所述进口管路以及所述出口管路均汇集到对应的安装孔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是由一块金属板弯折形成的,所述安装部垂直于所述固定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的若干输送口以及与所述出口通道相连的若干回流口,所述壳体大致呈长方体,其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以及第四端面,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四端面相对设置;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及/或第二端面,所述输送口贯穿所述第三端面,所述回流口贯穿所述第四端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共轨设有与每一个输送口相连的输送接头以及与每一个回流口相连的回流接头,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出口通道相互平行,所述输送接头垂直于所述进口通道,所述回流接头垂直于所述出口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1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