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竹塑弧形工件真空覆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1787.4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俊;易义付;王方青;邓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星星套装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黎志红 |
地址: | 4054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弧形 工件 真空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VC、竹塑弧形工件覆膜的工艺,尤其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有效保证产品没关性的一种PVC、竹塑弧形工件真空覆膜工艺。
背景技术
在竹木复合门页生产中,现有PVC、竹塑弧形工件覆膜采用的真空复膜技术是喷胶喷涂,再上PVC覆膜,最后真空加热,该工艺使得PVC、竹塑弧形工件与PVC膜粘接不牢,容易脱胶起层,不牢固。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PVC膜与PVC、竹塑弧形工件脱离,严重影响PVC、竹塑弧形工件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有效保证产品没关性的一种PVC、竹塑弧形工件真空覆膜工艺。
为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VC、竹塑弧形工件真空覆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底座,制作与PVC、竹塑弧形工件的底部匹配的底座,该底座的高度等高于或高于PVC、竹塑弧形工件的高度;
第二步,在待覆膜的PVC、竹塑弧形工件的阴角部位用钻机钻两个透气孔;
第三步,将第二步钻孔后的PVC、竹塑弧形工件表面通过朴喷胶机喷胶,PVC、竹塑弧形工件表面全部喷涂均匀;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述喷胶后的PVC、竹塑弧形工件放入底座中,再将整个底座放入PVC覆膜装置覆膜腔中,并对覆膜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完真空后对覆膜加热,加热温度为100-110℃,加热时间为30-90秒,使得PVC膜覆在PVC、竹塑弧形工件上形成覆膜成型的PVC、竹塑弧形工件。
由于上述工艺,抽真空后无气泡,PVC、竹塑弧形工件与PVC膜更容易粘合。通过上述工艺钻孔后再覆膜加热抽真空,基材更容易粘合紧密,提高了成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PVC、竹塑弧形工件真空覆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底座,制作与PVC、竹塑弧形工件的底部匹配的底座,该底座的高度等高于或高于PVC、竹塑弧形工件的高度;
第二步,在待覆膜的PVC、竹塑弧形工件的阴角部位用钻机钻两个透气孔;
第三步,将第二步钻孔后的PVC、竹塑弧形工件表面通过朴喷胶机喷胶,PVC、竹塑弧形工件表面全部喷涂均匀;
第四步,将第三步所述喷胶后的PVC、竹塑弧形工件放入底座中,再将整个底座放入PVC覆膜装置覆膜腔中,并对覆膜进行抽真空处理,抽完真空后对覆膜加热,加热温度为100-110℃,加热时间为30-90秒,使得PVC膜覆在PVC、竹塑弧形工件上形成覆膜成型的PVC、竹塑弧形工件。在该实施例中,PVC覆膜装置为市场销售产品。在该实施例中,抽真空后无气泡,PVC、竹塑弧形工件与PVC膜更容易粘合。通过上述工艺钻孔后再覆膜加热抽真空,基材更容易粘合紧密,提高了成品率。
为进一步保证抽真空后无气泡,更容易粘合,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透气孔为2mm。
显然,上述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得抽真空后无气泡,PVC、竹塑弧形工件与PVC膜更容易粘合。通过上述工艺钻孔后再覆膜加热抽真空,基材更容易粘合紧密,提高了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星星套装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星星套装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1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