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2216.2 | 申请日: | 2014-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渝;何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20 | 分类号: | C03C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00082 重庆市大渡口***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丝束 涂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制造加工玻璃纤维时,依次进行拉丝、烘干、络纱以及涂敷抗静电剂等步骤。一般使用涂油装置对步骤络纱之后形成的玻璃纤维丝束进行抗静电剂的涂敷。若玻璃纤维丝束带静电则会影响后续工序,比如玻璃纤维丝束带静电会导致堆纱分布不均,短切机粘纱等情况,影响玻璃纤维丝束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利用涂油装置对玻璃纤维丝束进行抗静电剂的涂敷,可以有效的消除纤维丝束上的静电。
如图1所示,涂油装置包括具有出油口02的涂油辊01以及驱动抗静电剂流动的蠕动泵,进行涂敷时,蠕动泵将抗静电剂压至涂油辊01的出油口02,玻璃纤维丝束在出油口擦过,使得抗静电剂涂敷到玻璃纤维丝束上。然而,若遇到乱纱或者换纱等情况,络纱机停机,此时由于抗静电剂惯性或者管路中的残留压力作用,络纱机停机后仍会有多余部分抗静电剂从出油口冒出涂敷在出油口处的丝束上,若出油口处没有丝束则过多的抗静电剂则会停留在出油口对下次丝束进行涂敷。因此,每次络纱机停机后都会导致玻璃纤维丝束上涂敷过多的抗静电剂,污染玻璃纤维丝束。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停机后,玻璃纤维丝束涂敷的抗静电剂过多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该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停机后,玻璃纤维丝束涂敷的抗静电剂过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包括具有出油口的涂油辊,所述涂油辊能够相对于支撑其的转轴转动,还包括:
与所述涂油辊固定连接的偏心锤,所述偏心锤位于过所述涂油辊轴线的竖直面的一侧;
吸油棉,所述偏心锤靠重力带动所述涂油辊转动时,所述涂油辊的出油口能够擦过所述吸油棉;
固定在所述涂油辊上方的定位杆,所述偏心锤与所述定位杆相抵时所述出油口能够对玻璃纤维丝束涂敷。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所述涂油辊进行涂油时,其出油口位于所述涂油辊的顶部。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所述吸油棉和偏心锤位于所述涂油辊的同一侧。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所述偏心锤固定于所述涂油辊的一端。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所述偏心锤与所述涂油辊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所述偏心锤包括一端与所述涂油辊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锤头,且所述连接杆的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角度为30°-45°。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所述涂油辊为涂油铜辊。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该涂油装置的面板上开设有水平滑槽,所述定位杆能够沿着所述水平滑槽滑动后定位。
优选地,上述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中,所述吸油棉为弧形状,其内壁能够与所述涂油辊贴合。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丝束的涂油装置包括涂油辊、偏心锤、吸油棉和定位杆,其中涂油辊上具有出油口,当然还应该有蠕动泵等驱动装置将抗静电剂压至出油口进而对玻璃纤维丝束进行涂敷。并且涂油辊能够相对于支撑其的转轴转动,即涂油辊能够围绕支撑涂油辊的转轴转动。偏心锤固定连接在涂油辊上,并且偏心锤位于过涂油辊轴线的竖直面的一侧,偏心锤靠重力带动涂油辊转动的转向与玻璃纤维丝束靠摩擦力带动涂油辊转动的转向相反,即玻璃纤维丝束正常运动时带动涂油辊转动过程中偏心锤的高度升高。吸油棉可以固定在涂油辊的下侧,且偏心锤靠重力带动涂油辊转动时,涂油辊的出油口能够擦过吸油棉,进而吸油棉将出油口处的多余的抗静电剂吸收,即玻璃丝束停止运动后偏心锤靠重力带动涂油辊转动,偏心锤高度下降,涂油辊转动过程中其出油口能够擦过吸油棉。定位杆固定在涂油辊上方,并且偏心锤与定位杆相抵时,出油口能够对玻璃纤维丝束涂敷。即玻璃纤维丝束正常移动时靠摩擦力带动涂油辊转动且偏心锤高度上升,直至偏心锤与定位杆相抵时涂油辊不再转动,此时出油口对玻璃纤维丝束涂敷抗静电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2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工业烤炉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