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无功补偿复合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72738.2 | 申请日: | 2014-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伟;宋全洪;朱炳华;李兴刚;刘仕栋;李鑫;王瑞伟;李兴三;胡仁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施乃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无功 补偿 复合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压无功补偿复合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电网功率因数偏低已成为当今供电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无功补偿是维持电网电压稳定,维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集中无功补偿装置研究多以高压系统为主,而针对低压分组投切的装置,国内目前仍多以交流接触器作为电容器投切开关为主。也有一些场合选择双向可控硅来控制。众所周知,交流接触器作为电容器投切开关存在以下问题:补偿精度低,两次投切间隔通常要几秒放电时间,响应速度慢,抑制涌流效果差,限流阻抗和主触点易烧坏;双向可控硅作为投切开关同样存在着无功功率无法实现连续调节,在无功变动时容易发生逆变现象.需要通过加大电感或大电容来形成无功。
结合目前我国低压电网运行的现状.针对无功补偿装置实际运行中存在的投切涌流大、投切效率低、控制方式落后等问题,申请人开发出一种复合开关,应用于无功补偿装置,共同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复合开关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投切涌流小、投切效率高的分组投切的一种低压无功补偿复合开关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复合开关装置包括晶闸管与交流接触器,所述晶闸管主电路与交流接触器主接点并联连接。
所述晶闸管为双向可控硅反并联模块。
所述接触器为带有串限流电阻结构的投切电容器接触器。
利用晶闸管的易控和无触点特性.使反向并联晶闸管工作在电容器投切瞬间的暂态过程中,起到抑制涌流、过压和拉弧现象。并能实现快速投切。结合整个无功补偿装置来讲.控制器根据系统电压和无功情况做出投切决策.并将投切指令传达给晶闸管触发电路.由触发信号来控制晶闸管的开通和关断。利用交流接触器在可靠闭合时,其主触点接触电阻小、导通容量大、压降小、功耗小、工作安全可靠等特性,使其工作在电容器投入后和切除前的稳态过程中,起到电容器向电网提供无功能量的主通道作用。
工作时动作次序为:投入时:选择电压过零时刻触发晶闸管,将电容器接入电网并保持,继而吸合交流接触器并保持,待电路稳定,再断开晶闸管;切除时:先触发晶闸管导通,然后断开交流接触器,最后切除晶闸管的触发信号,在电流过零时使晶闸管自然关断;缺相指示:运行前电压或电流缺相,吸合LED闪烁告警频率,0.5秒/次,运行中电压或电流缺相,吸合LED闪烁告警,频率1秒/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①暂态开关与稳态开关相互独立,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高。②独立的控制单元具有通用性,可根据补偿电容器的实际容量,与不同容量的交流接触器配套使用。③整个补偿装置器件损坏时互换性好、配置灵活,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接线示意图
图中:1、晶闸管 2、交流接触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该复合开关装置包括晶闸管1与交流接触器2,晶闸管1主电路与交流接触器2主接点并联连接,晶闸管1为双向可控硅反并联模块,交流接触器2为带有串限流电阻结构的投切电容器接触器。工作时动作次序为:投入时:选择电压过零时刻触发晶闸管1,将电容器接入电网并保持,继而吸合交流接触器2并保持,待电路稳定,再断开晶闸管1;切除时:先触发晶闸管1导通,然后断开交流接触器2,最后切除晶闸管1的触发信号,在电流过零时使晶闸管1自然关断;缺相指示:运行前电压或电流缺相,吸合LED闪烁告警频率,0.5秒/次,运行中电压或电流缺相,吸合LED闪烁告警,频率1秒/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施乃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临沂施乃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2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