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插水稻配方有机基质育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3703.0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0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时凤;解清;华胜;张昌江;王宜坤;蒋光月;姚自鸣;郭自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配方 有机 基质 育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插水稻配方有机基质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水稻机插技术的普及推广,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壮秧是关键。目前,传统的田间育秧方法,不仅需要合适的育秧田,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
现有技术的机插水稻育秧大多以化学肥为主,易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培育出的秧苗根部不够壮,影响秧苗的整体质量,从而影响水稻种植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插水稻配方有机基质育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插水稻配方有机基质育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床及材料:苗床做成高畦,畦面平整,畦沟通畅,覆盖上地膜,畦面宽度:软盘育秧的畦面1.5m宽,硬盘育秧的畦面宽1.5~2.5m;配制有机基质:砻糠炭与巢湖藻泥炭土按重量比6∶4作母土,加0.5%(此处%是重量百分比还是什么?)腐熟有机菌肥、0.1%尿素、0.1%磷酸二氢钾、0.1%壮秧剂进行搅拌处理、碎化过100目筛,用膜覆盖堆焖熟化或袋装熟化备用;秧盘选择:秧盘选择硬盘、软盘,规格为28*58*2.5cm,粳稻每亩用25-30个,杂交籼稻亩用16-20个;
(2)播种育苗:种子处理;播种机播种;
(3)苗期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3-1)温度管理:出苗前白天维持基质表面温度在25~30℃,晚上不低于15℃;
(3-2)肥水管理:齐苗前当基质表面干燥时,应即时补水,底水够出苗所用;
(3-3)光照管理:出苗期遮光,出苗后育苗多见光;
(3-4)化控:秧苗1叶1心期,每亩苗床用15%多效唑70-90g对水30kg均匀喷雾化控矮壮秧苗促下生根;
(3-5)病虫害防治:亩用25%吡蚜酮20ml或20%异丙威200ml或50%稻丰散乳油100ml或40%毒死蜱100ml等药剂交替使用,以上药剂对水40kg~50kg,于傍晚前对准秧苗均匀喷雾,防治防好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螟虫、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
(3-6)追施“送嫁肥”:在移栽前2-3天,每盘用尿素7.5g对水3kg配成0.25%的溶液浇施,同时用清水喷淋以防肥害叶片。
(3-7)起苗运苗:有机基质秧苗根系发达,当秧苗达3.5叶龄时,根系可盘结成紧实的根毡,取苗时直接把秧苗卷起,在移栽前半天到一天浇一次水,秧卷可重叠装车运输,装载高度不超过6层。
所述步骤(2)种子处理步骤为:浸种前择晴晒种1-2天,种子经风选、筛选和清水漂浮后,进行药剂浸种,浸种药剂用25%咪鲜胺2ml兑水10kg,搅拌均匀后浸种5~6kg,浸种12-18h,药液高出种子层面10cm,室内浸种,每天搅拌2-3次,浸种后起水,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
所述步骤(2)中播种包括以下步骤:
(1)硬盘套软盘:将配置基质机装秧盘、刮平,保持底盘土2cm厚度;
(2)撒水:配用撒水棒撒水使底盘土湿透;
(3)播种:机播粳稻每盘播干种120~150g,湿种160-200g;中籼杂交稻每盘播干种40-60g,湿种60-80g,播种均匀,每平方cm不少于3粒种子(杂交稻1粒),不可漏播和重复播种;
(4)覆盖:播种后再机撒无培肥的过筛基质土盖好种子,刮平、保持厚度0.25cm;
(5)播种后的硬盘整齐堆码放在高地势平地上,高度不超过1.5m,顶层加盖装有空白基质盘压顶,上履盖农膜,露天情况下加盖遮阳网,集中暗化催育2-3天,齐苗时抽去硬盘,摆软盘下床;
(6)摆盘上苗床:摆秧盘时注意把秧盘的短边向外,摆正、摆齐、摆紧;
(7)消毒: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苗床进行全面消毒;
(8)覆膜盖网:露天育苗要拱膜覆盖并加盖遮阳网或者平铺无纺布保温、保湿、防暴雨、遮荫;
(9)淹底水调温保湿:摆盘结束后立即灌满沟水并湿透盘土20-30min,随后排水保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3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NK718三系配套杂交种制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斛果树嫁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