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炭纤维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4055.0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纽恩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1F8/02;D01F8/14;D01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箱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功能性纺织面料受到原料性能所限,功能较为单一,为了满足人 们因为科技进步而带来的对于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后而不断提出的新的产品需 求,单一功能的面料和其下游制品必须做出较大的改进,为此,常采用将各 种功能材料组合的方式进行织造,比如采用将负离子纤维、含有抗菌成分的 纤维等功能材料与化纤编织在一起,使最终产品具有对应的各种性能。这样 的做法要兼顾产品的相容性能,避免各类原材料在不同加工工艺时发生冲突, 为此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工艺,不断进行测试来选取各种材料配比,使生产工 艺变得繁琐和复杂,对于生产行业来说无疑会增加很多生产成本。而各类原 料混杂在一起,使得产品生产时的灵活性降低,想要满足光泽度、色彩、亲 肤性等特性的提升,无疑会增加更大的难度,而且,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 料也难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各种抗性的持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炭纤维面料,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竹炭纤维面料,包括面料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经由经 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经线采用竹炭纤维制成,所述纬线采用涤纶纤维制 成。
所述经线采用竹炭醋酸纤维制成,所述竹炭醋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1)选用竹龄为3年以上的毛竹经过900℃高温炭化后粉碎,使其粒 径达到微米级别,并分散均匀;
2)以精制棉籽绒为原料制成三醋酸纤维素脂,并将其溶解在二氯甲 烷中形成一定重量百分比的纺丝溶液;
3)在步骤1)制得的竹炭微粉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纺丝溶液中制 得混合液;
4)采用干法纺丝法将步骤3)的混合液制成竹炭醋酸纤维。
本发明采用干法纺丝法制成竹炭醋酸纤维,其中干法纺丝是指将纺丝溶 液经由喷丝头向热空气流中喷出,溶剂在热空气流中挥发后形成纤维。制得 的竹炭醋酸纤维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的特点。
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1)中的毛竹优选采用5年以上竹龄的毛竹。
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2)中的纺丝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15wt%~55wt%。
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3)中的竹炭微粉与三醋酸纤维素脂的重量比为 1:10~1:55。
优选的,步骤3)中的竹炭微粉与三醋酸纤维素脂的重量比为1:10~1:15。
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制得竹炭醋酸纤维,再将其作为经线与涤纶纤维一 起织成面料主体,使面料主体具有竹炭的特性。竹炭的分子结构呈六角形, 质地坚硬、细密多孔,因此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分解空气中的有害 化学物质。经高温热解制成的竹炭微粉还具有释放远红外线和产生负离子的 特性,对电磁波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吸湿透气、除臭防霉、 抗菌抑菌、耐洗易洗、耐晒耐热、调温调湿、远红外辐射、防电磁辐射的功 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竹炭纤维面料,包括经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面料主体,其中, 纬线采用涤纶纤维制成。经线采用竹炭醋酸纤维制成,竹炭醋酸纤维的制备 方法如下:
1)选用竹龄为3年以上的毛竹经过900℃高温炭化后粉碎,使其粒 径达到微米级别,并分散均匀;
2)以精制棉籽绒为原料制成三醋酸纤维素脂,并将其溶解在二氯甲 烷中形成质量百分比为15wt%~55wt%的纺丝溶液;
3)在步骤1)制得的竹炭微粉加入到步骤2)制得的纺丝溶液中制 得混合液,竹炭微粉与三醋酸纤维素脂的重量比为1:10~1:55;
4)采用干法纺丝法将步骤3)的混合液制成竹炭醋酸纤维。
本发明采用干法纺丝法制成竹炭醋酸纤维,其中干法纺丝是指将纺丝溶 液经由喷丝头向热空气流中喷出,溶剂在热空气流中挥发后形成纤维。制得 的竹炭醋酸纤维具有天然、绿色、环保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纽恩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纽恩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赫兹实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纤维及织物摩擦系数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