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轨枕减振靴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4879.8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6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英;张法明;吴恒祥;杨铁梅;李丹;刘辉;刘秀丽;张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轨枕 减振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混凝土轨枕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轨枕减振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向高速、减振、降噪、安全和舒适方向发展。钢轨道下减振降噪部件有:轨下减振垫,铁板下减振垫,轨枕下减振垫和道床下减振垫等。已有轨枕下减震垫为泡沫平板减振垫。泡沫平板减振垫为了与混凝土轨枕结合牢固,在混凝土浇注时要将平板减振垫预先放在模内成型,在更换减振垫时要用工具,费力的撕掉,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轨枕减振靴及其制造方法,以EVA弹性体为主料且外衬土工布,通过注射成型加工成轨枕下减振靴,使用时套装在混凝土轨枕两头,不但能起到明显减振降噪的效果,而且能延长砟石道床维修周期和减少钢轨波磨的作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轨道交通轨枕减振靴,所述减振靴由矩形平板减震垫和连接在矩形平板减震垫外缘的三个围边构成,且矩形平板减震垫的上端面具有均布的凸台,矩形平板减震垫的背面具有土工布;
所述矩形平板减震垫和三个围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通过注射模压工艺一次成型:EVA100,膨胀剂0.1-2.0,过氧化二异丙苯0.1-0.5,氧化锌0.1-0.4,白油0.1-0.2。
所述注射原料中还添加有下述重量份的辅料:色粉0.5-1.5。
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在注射模具的上方设置土工布卷筒,在注射模具的下方设置两对牵引辊;
第二步:将土工布自土工布卷筒上引出自注射模具的前模与后模之间穿过并通过两对牵引辊将土工布两边夹持,使土工布具有一定的张力后合模;且土工布的宽度大于注射模具的模腔宽度;
第三步:配注射料,首先将EVA料用烘箱在100℃±5℃内干燥1-2h后称取所需重量加入搅拌器内,然后称取白油缓慢倒入搅拌器内搅拌3-5分钟;再称取膨胀剂、过氧化二异丙苯、氧化锌和色粉混合,倒入上述搅拌器内搅拌3-5分钟;
第四步:将配好的注射料加入注射机料斗内注射入模,冷却定型后脱模,料斗保温温度为90-100℃;
第五步:通过两对牵引辊牵引土工布使注射成型的半成品位移至两对牵引辊的下方后合模,即可进行下一次注射成型;
第六步:将注射成型的半成品切割修整成符合要求的成品。
注射时料筒温度为后段160-190℃,中段170-200℃,前段为180-210℃;喷嘴段温度为180-200℃,模具温度为50-60℃;注射压力50-70Bar、保压压力40-60Bar。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以EVA弹性体为主料,添加不同助剂复合而成,并外衬土工布。不但具有弹性好,抗老化性能优良的特点,而且外衬的土工布可防止砟石刺破弹性体,并具有耐磨作用,从而延长减振靴使用寿命。
2、本发明成型采用注射法,且在注射成型时将土工布附着在外面一次成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的特点。
3、本发明在结构上具有凸台和围边,不但易于调整刚度,可满足不同刚度要求的轨枕,而且通过三面围边限制套装在轨枕两头,并使凸台与轨枕底面接触,保证与轨枕接触可靠。在更换时,只要将轨枕抬起,即可更换,使用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断面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注射成型过程示意图,
图6为图5脱模后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轨道交通轨枕减振靴由矩形平板减震垫1和连接在矩形平板减震垫1外缘的三个围边2构成,且矩形平板减震垫1的上端面具有均布的凸台3,矩形平板减震垫1的背面具有土工布4。所述矩形平板减震垫1和三个围边2通过注射模压工艺一次成型。
参照附图5、6,轨道交通轨枕减振靴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在注射模具5的上方设置土工布卷筒6,在注射模具5的下方设置两对牵引辊7;
第二部:将土工布4自土工布卷筒6上引出自注射模具5的前模8与后模9之间穿过并通过两对牵引辊7将土工布4两边夹持,使土工布4具有一定的张力后合模;且土工布4的宽度大于注射模具5的模腔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4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
- 下一篇:光弹性模型毛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