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型压力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5053.3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迈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G01L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压力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汽车内安装有许多安全配件,这些安全配件之间相互配合才使得人们能够稳定、安全的驾驶汽车,压力传感器是重要的汽车安全配件之一,其主要应用在汽车ABS系统低压检测报警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制动伺服系统压力检测控制真空泵启动。
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是系统压力,一旦密封做不好的话就会对系统压力源造成泄露,以往一些传统密封工艺有:
(1)主芯片压力感应面,连接器前后双密封。
(2)PCB表面密封。
(3)单密封PCB表面涂环氧
这三种密封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但都存在一定的隐患。(1)工艺控
制要求高,不良率高。(2)PCB表面密封不可靠且电子元件密封不好。
(3)连接器铜与塑料结合面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泄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常规传感器连接器铜塑料结合面高压泄露,双密封工艺难控制,电子元件密封失效等隐患的改良型压力传感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压力传感器,包括连接器、不锈钢外壳、PCB板,密封圈,所述连接器的下端置于不锈钢外壳内,与不锈钢外壳共同压缩密封圈,再由外壳卷边固定,所述连接器的上部为标准汽车连接器,连接器的下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空腔,连接器的中部为封闭结构,所述空腔内设有向外的凸台和电源及信号端子,凸台位于空腔的中部,所述PCB板由凸台限位,板上三个端子孔插入电源及信号端子并与电源及信号端子电性连接,所述PCB板的底面中部焊接有主芯片,所述主芯片的底面为压力感应面,所述压力感应面伸出空腔的外部,PCB板的底面上位于主芯片的两侧还对称设有数个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位于空腔内,空腔内的剩余空间全部用环氧树脂填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工艺简单,不良率低,密封效果好,能够有效解决常规传感器连接器铜塑料结合面高压泄露,电子元件密封失效等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可知,一种改良型压力传感器,包括连接器1、不锈钢外壳8、PCB板3,密封圈6,所述连接器1的下端置于不锈钢外壳8内,与不锈钢外壳8共同压缩密封圈6,再由不锈钢外壳卷边801固定,所述连接器1的上部为标准汽车连接器,连接器1的下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空腔,连接器的中部为封闭结构,所述空腔内设有向外的凸台和电源及信号端子2,凸台位于空腔的中部,所述PCB板3由凸台限位,板上三个端子孔插入电源及信号端子2并与电源及信号端子2电性连接,所述PCB板3的底面中部焊接有主芯片4,所述主芯片4的底面为压力感应面401,所述压力感应面401伸出空腔的外部,PCB板3的底面上位于主芯片401的两侧还对称设有数个电子元件5,所述电子元件5位于空腔内,空腔内的剩余空间全部用环氧树脂7填充。
工作时,采用5V直流电源驱动,压力源通过不锈钢外壳8的压力孔进入腔体,作用于压力感应面401,传感器电路输出电压信号给汽车ECU或者伺服系统即可,如图2所示,连接器1内有一腔体,把所有焊点及元件安装在腔体内,而主芯片4的感应面在腔体以外,这样就可以用环氧树脂7把除了压力感应面401外的电子元件5全都封住,既能起到保护电子元件的的作用又能防止连接器铜塑料结合面高压泄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迈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黄山迈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5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褶绉面料的制作结构
- 下一篇:一种覆在亚麻粗线煮漂机上的节能隔热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