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5237.X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2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严斌;张金夫;齐永前;李宏;刘红梅;石学智;李庆齐;张莹洁;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矩形 支架 隧道 施工 模板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隧道模板台车通常指的是砼衬砌台车,是隧道施工过程中二次衬砌施工时必须使用的专用设备,用于对隧道内壁的砼衬砌进行施工。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施建的步伐正大踏步向前。在单线铁路隧道的二衬施工过程中,因隧道断面尺寸窄小,传统结构的模板台车在侧墙应力形成过程中因基础承载力不足,常有侧墙模板内收、上浮现象,甚至导致模板台车失稳、跑模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的人身和设备安全,阻碍了施工进度,更无法保证二衬施工的质量。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解决上述单线隧道模板台车失稳、跑模等实际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实现台车对侧墙进行有效支护。
但目前,由于还未出现一种能对侧墙进行有效支护的专用机械设备,传统模板台车的结构设计理论上是在侧墙模板与门架行走梁开档中设置有合理支撑角度的刚性螺旋杆件,一端从模板底部支撑,另一端在仰拱地面上凿坑支撑,从而达到牢固支护的目的。现场操作时,主要依靠台车生产厂家售后指导和隧道二衬施工人员安装,因为模板两侧底部排水管等物体的干涉,加之模板与行走梁开档尺寸约20cm~30cm左右,操作空间极小,施工难度大,实际上很难做到理想状态下的牢固支撑,这就无法给二衬施工提供设备上的有力保障,埋下较大的安全质量风险。因而,急需一种模板台车施工过程中能对侧墙进行有效支护且能有力保障隧道二衬施工安全性的专用机械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过程安全可靠,能解决传统台车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侧墙支护不合理以及侧墙易内收变形、跑模和上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支撑框架和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底部的栈桥总成,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外侧设置有对隧道二衬施工用模板总成进行支撑的模板支撑体系;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与栈桥总成连接为一体;
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包括左右两道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行走梁、多个均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上的矩形支架和连接于多个所述矩形支架之间的纵向连接结构,多个所述矩形支架通过两道所述行走梁和所述纵向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包括多道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纵向连接件;两道所述行走梁均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布设,多个所述矩形支架的结构均相同且其沿所施工隧道的纵向延伸方向由前至后布设,且多个所述矩形支架均沿所施工隧道的宽度方向布设;两道所述行走梁底部安装有沿所施工隧道内所铺设行走轨道前后移动的行走机构;
所述矩形支架包括左立柱、右立柱、连接于左立柱与右立柱顶部之间的上横梁和位于上横梁正下方的底横梁,所述左立柱、右立柱、上横梁和底横梁均位于同一垂直面上,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部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上部,所述底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在两道所述行走梁底部,且两道所述行走梁位于底横梁与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
所述栈桥总成包括位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内侧的栈桥本体和对所述栈桥本体进行升降的栈桥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栈桥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后两侧的前液压升降机构和后液压升降机构,所述前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前部左右两侧的前支撑立杆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正上方的前升降液压缸,所述后液压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布设在所述栈桥本体后部左右两侧的后支撑立杆和两个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正上方的后升降液压缸;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和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的液压缸缸体均固定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上,两个所述前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前支撑立杆上,且两个所述后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支顶在两个所述后支撑立杆上。
上述一种基于矩形支架的隧道二衬施工模板台车,其特征是:多个所述矩形支架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小于矩形支架的横向宽度;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纵向长度为8500mm~9500mm,两道所述行走梁之间的间距为3200mm~4000mm;所述栈桥本体的横向宽度为2700mm~3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5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