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厢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77387.4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权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靳荣举;焦明辉 |
地址: | 529799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车厢侧板结构基本上有两种结构:第一,采用波纹板,波纹板表面呈波浪形,其特殊的波纹型已保证了侧板有足够稳定性,所以无需骨架,整体重量小。但由于采用波纹板,使得车厢表面不平整,不能作为宣传或广告使用。第二,框架结构加平板表面,框架是为了增加侧板的横纵向稳定性,一般由方管或者矩形管按合理分布焊接而成,平板与框架采用点焊连接,由于采用焊接,势必产生热量,从而或多或少引起平板的变形,影响了板的平面度。
再者,尺寸比较大的车厢,整个车厢侧板必须由多块钢板拼焊而成,这样就会产生焊缝,影响侧板的平整。对焊更是使板产生严重的变形。这种车厢较之波纹侧板车厢,侧板平整但是重量增大。
为了解决车厢侧板的平面度,减小车厢的整体重量,结合两款车厢的优缺点,发明了这款车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厢,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车厢侧板的平面度高;车厢的整体重量小。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厢,包括前板、车厢框架、顶波纹板、车门、侧板、托架,所述车厢框架焊接在托架上,车厢框架顶端焊接顶波纹板,车厢框架前侧焊接前板,车厢框架左侧、右侧分别焊接侧板,车厢框架后侧轴接车门;所述前板及侧板均是由多块钢板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折成U形结构,U形结构设有A面、B面、C面,A面、C面平行设置,且A面长度短于C面,所述C面的末端设有与B面平行的D面;所述相邻钢板之间,前一钢板的C面与后一钢板的A面相搭接,相邻钢板的接缝处点焊相连,且打胶填平密封。
优选地,所述前板及侧板内侧与钢板垂直焊接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焊接在钢板的D面上。
优选地,所述横向加强筋为两端设有边沿的U形结构,U形结构的边沿焊接在钢板的D面上。
更优选地,所述车门包括门框、门板、门板横向加强筋、门板纵向加强筋,所述门框内焊接门板,门板内侧设有门板横向加强筋、门板纵向加强筋。
更优选地,所述前板与侧板的结合处设有前包边,通过前包边将前板、侧板及车厢框架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更优选地,所述前板与顶波纹板、侧板与顶波纹板的结合处设有顶包边,通过顶包边将前板、侧板与顶波纹板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更优选地,所述前板与托架、侧板与托架的结合处设有下包边,通过下包边将前板、侧板与托架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
更优选地,所述车门上侧设有固定在车厢框架上的挡雨板。
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科学,车厢侧板的平面度高;车厢的整体重量小。
自带点火功能,烤炉内腔为不锈钢整体拉伸成型,燃烧器可拆卸,方便清洁,在同等条件下比普通燃烧器节能20%以上。
具体为:1、取消了车厢框架,以折弯边代替框架纵梁,即满足了稳定性要求又减轻了重量。2、以点焊形式连接,焊点都在侧面筋上,不会对侧板表面产生影响,保证了侧板平面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前板、侧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前板、侧板的钢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相邻钢板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横向加强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车厢的车门的示意图。
图中:1、前板;2、顶包边;3、车厢框架;4、顶波纹板;5、车门;6、侧板;7、托架;8、前包边;9、下包边;10、钢板;11、横向加强筋;12、门框;13、门板;14、门板横向加强筋;15、门板纵向加强筋;16、接缝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如图1-7所示,所述的车厢,包括前板1、车厢框架3、顶波纹板4、车门5、侧板6、托架7,所述车厢框架3焊接在托架7上,车厢框架3顶端焊接顶波纹板4,车厢框架3前侧焊接前板1,车厢框架3左侧、右侧分别焊接侧板6,车厢框架3后侧通过合页轴接车门5。
所述前板1与侧板6的结合处设有前包边8,通过前包边8将前板1、侧板6及车厢框架3的结合处包裹在内侧,使其外形更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权,未经黄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式举升操纵器
- 下一篇:汽车前罩铰链安装板与侧围外板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