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化快速恢复厌氧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7677.9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汪诚文;伍金伟;孙继涛;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化 快速 恢复 反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化快速恢复厌氧反应系统,包括两级EGSB反应器和一个中间水池,所述中间水池进水端与一级出水系统,出水端与二级进水口连通;所述的加药调节池出水口与一级进水口连通;所述一级回流系统设置在一级EGSB反应器反应区中上部,回流至一级进水口;所述二级回流系统设置在二级EGSB反应器反应区中上部,回流水分两股,一股水由第二电磁阀控制,回流至二级进水口,一股水由第三电磁阀控制,回流至一级进水口。本发明实现了高有机物浓度煤制油费托合成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解决了高负荷厌氧反应器易酸化的问题,同时也为处理类似废水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化快速恢复厌氧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厌氧生物技术因其能耗低、负荷高、效率高并且能产生沼气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特别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中。EGSB反应器(膨胀颗粒污泥床)属于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EGSB反应器具有较大的高径比,并且设有出水循环,在有效提高水力上升流速的同时,起到稀释进水的作用,适合处理高有机物含量的废水。
煤制油费托合成废水COD(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20000~40000mg/L,且排放量大,处理成本高,水质波动较大,费托合成废水的处理已成为制约煤制油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费托合成废水具有COD浓度高、水质波动大的特点,使用传统的EGSB反应器处理会存在负荷突然增大,导致反应器酸化的问题。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化快速恢复厌氧反应系统。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高有机物含量废水处理负荷难以提高、反应器易酸化的问题,以及煤制油费托合成废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化快速恢复厌氧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药调节池、一级EGSB反应器、二级EGSB反应器、中间水池、气体收集装置、电控系统、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所述一级EGSB反应器设有一级进水泵、一级进水口、一级三相分离器、一级回流系统和一级出水系统;所述二级EGSB反应器设有二级进水泵、二级进水口、二级三相分离器、二级回流系统和二级出水系统;所述加药调节池设有一级pH在线监测仪;所述的加药调节池出水口由一级进水泵控制与一级进水口连通;所述一级EGSB反应器内壁下部设有二级pH在线监测仪;所述中间水池的进水端与一级出水系统连通,其出水端由二级进水泵控制与二级进水口连通;所述一级回流系统设置在一级EGSB反应器反应区中上部,所述一级回流系统通过第一电磁阀回水至一级进水口;所述二级回流系统设置在二级EGSB反应器反应区中上部,所述二级回流系统的回流水分两股,一股水由第二电磁阀控制回流至二级进水口,另一股水由第三电磁阀控制回流至一级进水口;所述一级三相分离器和二级三相分离器分别设置在一级EGSB反应器和二级EGSB反应器内部,且气体收集装置与一级三相分离器及二级三相分离器出气端连通;所述电控系统分别与加药调节池、一级pH在线监测仪、二级pH在线监测仪、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及二级进水泵连接。
其中,所述一级EGSB反应器和二级EGSB反应器的体积相同,均由反应区和沉淀区构成。
其中,所述反应区与沉淀区的体积比为13:8,所述反应区高径比为16.25。
其中,所述一级EGSB反应器和二级EGSB反应器均为中温厌氧反应器,反应温度为33~37℃。
其中,所述的加药调节池设有NaOH、NaHCO3、KH2PO4和NH4Cl四种药剂的加药单元。
其中,所述的电控系统根据一级pH在线监测仪的数据反馈,调节加药调节池的NaOH加药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