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糖、脂代谢调节活性的滇黄精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77935.3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9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俞捷;赵荣华;闫鸿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15;A61K9/20;A61P3/06;A61P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朱海江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代谢 调节 活性 黄精 多糖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滇黄精多糖的提取方法及用途,以滇黄精为原料,洗净切片,自然晒干后,打成粗粉。用蒸馏水提取三次后浓缩到一定浓度,用无水乙醇沉淀得黄精多糖粗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α‑淀粉酶去淀粉,再用无水乙醇沉淀后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去脂溶性成分,得到黄色粉末。去离子水溶解后用Sevage法去蛋白,挥去有机溶剂后透析,最后冷冻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的黄精多糖。得到的多糖用于制作片剂,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血糖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黄精多糖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是我国重要的药食两用资源,《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 黄精P.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分别习称“大黄精”“ 鸡头黄精”或“姜形黄精”。
滇黄精在云南蕴藏量大,《滇南本草》、《云南植物志》等中均有其药用记载,是重要的“云药”品种,也是产量及市场份额最大的一个黄精品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基础及良好的深入开发前景。
滇黄精多糖一直被认为是滇黄精中主要的化学成分类型,也是《中国药典》2010版中规定对滇黄精进行质量控制的化学成分。现研究表明滇黄精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常规的多糖提取方法主要为粉碎药材、脱脂、脱色后,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得到黄精多糖粗品,多糖的精制过程通常为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及过层析柱后浓缩、冷冻干燥而得。上述多糖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药材脱脂过程中频繁受热,多糖损耗较多,影响多糖的提取率;其次,脱脂、脱色过程复杂,时间长,成本高,难以规模化生产;此外,常规方法制备所得的多糖含杂质较多,多含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淀粉及酚类物质等,小分子物质葡萄糖及果糖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黄精多糖提取的原料为滇黄精,制片剂的原料是滇黄精多糖。
本法特点:
1. 所提粗多糖中常常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无机盐、木质素、色素及醇不溶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杂质。本方法采用一次水提加多次醇沉的方法结合冷冻干燥,过程中除去了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及小分子物质等,最后一步透析除去无机小分子,挥去有机物质后冷冻干燥得到较纯的白色的黄精多糖。
2. 本法初提精制过程中避免了多糖颜色的变化,粗提精制过后得率为13%,黄精多糖为白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精制多糖280nm处无吸收,即不含蛋白。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为85%以上。
3. 本法适用于用80%乙醇提取皂苷后回收的滇黄精粗粉,将回收的滇黄精粉末自然晾干以后,用本法继续提取多糖,提取率为9%。实现了资源回收再利用。
4. 本法得到的黄精多糖用于制备黄精多糖片剂,含糖量为10%,药理证明,黄精多糖具有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血糖及提高糖耐量的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以滇黄精为原料,洗净切片,自然晒干后,打成粗粉;取500-1000g,用6-10倍量的蒸馏水提取三次,过滤,合并滤液后浓缩到含1.2g/ml的原生药,放置室温;在浓缩液中加入4倍量的无水乙醇,静置24h后于4000r/min条件离心10-20min,分离沉淀物,得黄精多糖粗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α-淀粉酶去淀粉;再用4倍量无水乙醇沉淀,加入4倍量的无水乙醇,静置24h后于4000r/min条件离心10-20min,分离沉淀物,分别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去脂溶性成分,室温挥掉有机溶剂,得到黄色粉末;再用去离子水溶解后用Sevage法去蛋白,挥去有机溶剂后进行流水透析2天,去离子水透析1天,最后冷冻干燥即得白色粉末的黄精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学院,未经云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7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完全生物降解的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石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