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易出现针孔的油漆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9424.5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栾德东;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南区隆德中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6 | 代理人: | 许玉顺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出现 针孔 油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工业产品,尤其是一种不易出现针孔的油漆。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在涂漆时,在漆膜表面易出现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影响美观,产生它的主要问题原因有一、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二、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三、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四、一次性施工过厚。五、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六、固化剂加入量过多。七、环境温度湿度高;八、木材含水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易出现针孔的油漆,它遮盖力强,毒性小,固化剂较少,抗针孔能力好,施工稳定性好,具有消泡剂可有效抑制气泡产生,对施工环境的要求较低,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易出现针孔的油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为:
松香15~20%;
柏油20~30%;
环氧树脂12~16%;
丙烯腈5~10%;
苯二甲酸酐3~6%;
桐油10~15%;
次要成膜物质5~8%;
松节油0.5~1%;
乙酸乙酯0.8~1.5%;
磷酸1~3%;
沸石粉3~6%;
聚乙烯醇缩丁醛5~10%;
消泡剂3~5%;
其余为稀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稀料由、醋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醇、二甲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甲基异丁酮按照1:2:1:2:1:1混合而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次要成膜物质为有机颜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有机颜料为偶氮颜料、酞菁颜料、蒽醌、靛族、喹吖啶酮、二恶嗪等多环颜料或芳甲烷系颜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或聚醚改性有机硅。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遮盖力强,毒性小,固化剂较少,抗针孔能力好,施工稳定性好,具有消泡剂可有效抑制气泡产生,对施工环境的要求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不易出现针孔的油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为:松香20%、柏油20%、环氧树脂14%、丙烯腈8%、苯二甲酸酐5%、桐油12%、次要成膜物质8%、松节油0.5%、乙酸乙酯1.0%、磷酸2%、沸石粉5%、聚乙烯醇缩丁醛8%、消泡剂5%,其余为稀料。
优选的,所述稀料由、醋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醇、二甲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甲基异丁酮按照1:2:1:2:1:1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次要成膜物质为偶氮颜料,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
在涂漆时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漆封闭;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μm。不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实施例2
一种不易出现针孔的油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为:松香20%、柏油20%、环氧树脂16%、丙烯腈10%、苯二甲酸酐3%、桐油15%、次要成膜物质5%、松节油1%、乙酸乙酯0.8%、磷酸3%、沸石粉3%、聚乙烯醇缩丁醛10%、消泡剂4%,其余为稀料。
优选的,所述稀料由、醋酸丁酯、乙酸乙酯、乙醇、二甲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甲基异丁酮按照1:2:1:2:1:1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次要成膜物质为酞菁颜料,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南区隆德中医药研究所,未经青岛市市南区隆德中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9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耳片焊接组件
- 下一篇: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