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神经导航自动空间配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0117.9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坚;范一峰;王满宁;姚德民;李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9/00;G06F17/3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局 优化 神经 导航 自动 空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学图像处理及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的神经导航自动 空间配准方法,使配准过程更加简单方便。该方法能使手术导航在临床应用中更 精确、实用和方便。
背景技术
据报道显示,神经导航系统能够帮助医务人员确定病灶位置和边界,减小医 源性创伤,降低手术难度与手术风险。神经导航系统对术前病人CT或MR影像 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获得虚拟模型,把手术部位与虚拟模型进行配准, 使用高精度的定位系统跟踪病人和手术器械的空间位置,使医生能在虚拟模型上 看到手术器械相对于手术部位的位置,从而指导医生对肿瘤进行准确切除。
现有技术中,神经导航系统使用的空间配准方法主要有点配准和面配准。计 算点匹配的算法主要有奇异值分解法、标准正交矩阵法、单四元数法和双四元数 法,它们的效率是一样的。面匹配方法使用ICP(IterativeClosestPoint)算法或其 变体进行配准。与点配准方法相比,ICP算法不需要知道两个点云中点之间的对 应关系,所以能够选取大量的点参与配准,从而提高了配准精度。使用ICP算法 进行配准,虽然精度很高,但存在一些局限:①算法对点云的初始位置要求较高, 点云初始位置不能相差太大,否则会产生局部最优解;②算法在求解最近点对集 的过程中因迭代次数太多而导致计算量大大增加。为了提高配准的精度与速度, 有研究对ICP算法作了改进,如,Lee等提出一个自适应ICP(Adaptive-ICP)算法, 它使用自适应对偶近邻搜索树方法(ADAK-DTree)搜索最近点,比经典ICP算法 速度要快,精度要高,但并没有解决局部最优解问题。为了解决局部最优解问题, Lee等提出M-ICP(Maker-addedICP)算法,这种算法需要人工介入,先用几个人 工标记点或解剖标记点进行粗配准,再用ICP算法做精配准,虽然加入标记点使 M-ICP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初始位置,增加了取得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但是取得 较好的初始位置需要人工取点。M-ICP算法中两个点云中的点的数量很多,计算 量仍旧很大,为了加快运算速度,Lee等提出了Fast-MICP算法,这种算法使用 Harris角点探测器在病人空间提取有意义的特征点,在配准时只使用这些特征点 进行配准,从而减少了运算量,但人工取点获取初始位置的缺点仍旧没有改变; SangkyunShin等提出一种加权的ICP(Weighted-ICP)算法,该算法将面部不易变 形的区域定义为权重区域,将投影到此区域的点对的权重设为一个大于1的值, 如果点对没有投影到这个权重区域,将权重设为1;该方法虽然提高了配准精度, 但是仍需要人工选定权重区域;Chung-Hung等提出一种加权和扰动 ICP(WAP-ICP)算法,使用加权的策略去除噪声点,使用随机扰动技术处理ICP 算法的局部最优解问题,它的配准精度比自适应ICP要高。综上,所述的改进均 基于ICP算法,需要一个粗配准来获取初始位置,然后用ICP算法或改进的ICP 算法做精配准。一些基于概率的算法,虽然能提高算法的鲁棒性,但是所采用的 优化过程仍旧是基于局部搜索的;一些基于启发式的算法,如粒子群]算法,粒 子滤波算法等,虽然能跳出局部最小值,但是它们不能稳定地达到一个最优解, 而且算法复杂度很高,不适合处理神经导航配准中处理大量点云的情况。Jiaolong Yang等提出了GO-ICP(GloballyOptimalICP)算法,这种算法将ICP算法植入 BnB(branch-and-bound)算法,不需要提供初始位置就能保证达到确定的全局最优 解,GO-ICP算法仅在兔子模型和手模型的配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鉴于现状,目前临床实践中需要一种新的神经导航自动空间配准方法,该方 法能在不提供初始位置的情况下求得全局最优解,使手术导航在临床应用中更精 确、实用和方便。
与本发明有关的参考文献有:
[1]G.Eggers,J.MuhlingandR.Marmulla,Image-to-patientregistrationtechniquesinhead surgery,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MaxillofacialImplants,2006,35:1081-10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0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