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裂褶菌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80167.7 申请日: 2014-11-24
公开(公告)号: CN105647812B 公开(公告)日: 2019-04-16
发明(设计)人: 唐蜀昆;高林瑞;任万增;邹小林;童一峰;卢开阳;黄华伟;刘韬;田飞;卢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 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23F3/10;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代理人: 张金芝;代峰
地址: 666200 云南省西双***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裂褶菌 菌株 及其 普洱茶 生产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普洱茶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裂褶菌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裂褶菌菌株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TMCC 70002,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8751。将本发明的裂褶菌菌株应用于普洱茶的渥堆过程中,不仅缩短了普洱茶的发酵周期,获得了红褐、清香、爽口的普洱茶茶汤,而且该菌株的菌丝体能够产生一些抑制多种杂菌生长的物质,对提高普洱茶产品的食品安全性也具有重要作用,非常适合应用于普洱茶的加工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普洱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裂褶菌菌株及其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微生物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微生物优良菌株的选育和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

裂褶菌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在热带、亚热带杂木林下常可找到它的踪迹。裂褶菌能够产生多种活性成分,能够从中分离出裂褶菌多糖(SPG)、苹果酸、裂褶菌制素等物质。该菌广泛应用于生产有机酸、促生素吲哚乙酸等食品工业中。

MacKenzie CR等报道,裂褶菌可以产生一种酯酶,催化基质中纤维素产生阿魏酸。同时,该菌含有较强活性的纤维素酶,在普洱茶发酵中能够促进物质产生变化,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裂褶菌的菌丝体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痢疾杆菌(Dysenterybacilli)、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及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paratyphi B)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然而,在普洱茶发酵研究领域中,前期偏重于进行基础性研究,而缺乏在具体应用方面的深度跟踪。随着对普洱茶发酵技术的突破,从传统渥堆发酵样品中获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微生物菌株,并应用于普洱茶的发酵生产中已经成为普洱茶生产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从微生物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的角度出发,对普洱茶的生产,尤其是普洱茶的渥堆过程进行研究,提供了一株在普洱茶生产中能够提高品质的候选菌株,并将其应用于普洱茶的生产中,不仅缩短了普洱茶的发酵周期,而且对提高普洱茶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株裂褶菌菌株,该菌株为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TMCC 70002,其已于2014年01月0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8751。

本发明所述的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TMCC 70002菌株分离自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勐海茶厂)的传统渥堆普洱茶发酵样品中,利用常规培养基,通过传统的初筛、复筛、纯化培养获得。

本发明的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TMCC 70002菌株划线接种在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上,培养36小时后开始生长,7天后菌落直径约为60mm,形成白色致密基内菌丝和浓密厚重的白色或者灰白色气生分枝菌丝,培养基背面期初为白色,其后变为淡黄色。裂褶菌属中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温为7~30℃,最适温度为22~25℃,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4~2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1~26℃。裂褶菌菌丝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75%,菌丝生长阶段,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本发明的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TMCC 70002菌株在普洱茶生产中的应用。

其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菌株在已潮水的普洱毛茶中的接种量为5-10%(体积/重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0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