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0484.9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堂园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7/10 | 分类号: | B66B7/10;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1.一种电梯,其具有用于装载装载物的电梯轿厢、悬吊该电梯轿厢的主吊索、对该主吊索进行卷绕驱动的卷扬机、连接在所述主吊索的另一端的平衡重以及对所述电梯轿厢升降时产生的所述主吊索的质量的不平衡进行补偿的补偿绳索,
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绳索被划分为N组,且各组的补偿绳索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底面的彼此分开的位置上,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并且所述电梯还具备:
张力调整装置,其向所述各组的补偿绳索中的每一组补偿绳索分别施加张力;
引导装置,其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上,且用于沿着导轨引导所述电梯轿厢;
负载测量装置,其测量所述引导装置从所述导轨承受的负载;以及
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负载测量装置的测量值来控制所述张力调整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绳索的划分数N为4组,所述各组的补偿绳索在所述电梯轿厢上的安装位置分别位于构成所述电梯轿厢的底面的四边形的各个顶点的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绳索的划分数N为3组,在水平投影面中,所述各组的补偿绳索在所述电梯轿厢上的安装位置分别位于在内侧包含所述主吊索在所述电梯轿厢上的安装位置的三角形的顶点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整装置具备补偿滑轮和致动器,
所述补偿绳索卷绕在所述补偿滑轮上,
所述致动器调整所述补偿滑轮在铅垂方向上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整装置还具备弹性体,
所述弹性体向所述补偿滑轮施加铅垂向下的负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整装置还具备重锤,
所述重锤向所述补偿滑轮施加铅垂向下的负载。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整装置具有支承棒和弹性体,
所述支承棒将所述补偿滑轮中的在同一面内旋转的两个补偿滑轮支承成能够旋转,
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支承棒上的成为所述两个补偿滑轮的中点的位置上,且向所述支承棒施加铅垂向下的负载,
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支承棒的一端,使所述支承棒围绕所述弹性体的安装位置旋转。
8.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调整装置具有支承棒和弹性体,
所述支承棒将所述补偿滑轮中的在同轴上旋转的两个补偿滑轮支承成能够旋转,
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支承棒上的成为所述两个补偿滑轮的中点的位置上,且向所述支承棒施加铅垂向下的负载,
所述致动器安装在所述支承棒的一端,使所述支承棒围绕所述弹性体的安装位置旋转。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负载测量装置,使用组装在所述引导装置内的负载计。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测量装置具有位移计和位移/负载转换器,
所述位移计测量用于将构成所述引导装置的车轮按压在所述导轨上的弹性体的变形量,
所述位移/负载转换器根据所述位移计的输出值来计算所述引导装置从所述导轨承受的负载。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负载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求出所述电梯轿厢所承受的偏心负载,并且算出用于补偿所述偏心负载而所需的所述各补偿绳索的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04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