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空气中浮游细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0798.9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侯玉柱;柯润辉;宋全厚;尹建军;田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空气 浮游 细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检测空气中浮游细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浮游细菌是食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浮游细菌的数量进行监测和控制,对保证食品安全卫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GB/T18204-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细菌总数测定》,目前普遍的采集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主要为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空气样品采集完毕后均需要对采集到的浮游细菌恒温培养48h,然后再进行平板菌落计数,该方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食品生产企业无法依据此方法对原材料存储场所、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车间、成品及半成品储存场所中空气洁净度进行实时监控,这也给食品生产过程带来卫生安全隐患,因此,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亟需一种空气中浮游细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提高食品生产全过程相关环境中空气浮游细菌污染的监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空气中浮游细菌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空气中浮游细菌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1)将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平皿放入浮游细菌采样器中,从若干采样点(10个以上)采集空气;
(2)采集完毕后,分别测定每个采样点的平皿中采集液的细菌含量(CFU/mL);
(3)吸取所述采集液放入ATP荧光检测仪样品杯中,加入复合荧光试剂,用移液枪反复抽吸4次,混匀后将所述样品杯置于ATP荧光检测仪中测定荧光值(RLU);
(4)根据步骤(2)和步骤(3)的测定结果,获得所述采集液的细菌含量的对数值与所述荧光值的对数值之间的标准曲线方程;
(5)将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平皿放入所述浮游细菌采样器中,采集待测的空气;吸取平皿中的待测采集液放入所述ATP荧光检测仪样品杯中,加入所述复合荧光试剂,将所述样品杯置于ATP荧光检测仪中测定荧光值,记为待测荧光值;
(6)将步骤(5)获得的所述待测荧光值的对数代入步骤(4)的所述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所述待测采集液中的细菌含量,进而获得所述待测的空气中浮游细菌的含量。
在所述方法中,所述复合荧光试剂主要由细菌裂解剂和荧光素酶组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荧光试剂具体为中质赛福(北京)科技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编号为ZF0011的复合荧光试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采集液或所述待测采集液的用量具体为100μL,所述复合荧光试剂的用量具体为25μL。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和步骤(5)中,所述无菌生理盐水的用量为20mL。所述无菌平皿为无菌的微生物培养皿。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1)和步骤(5)中,所述空气的采集量均参考《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空气采集量根据具体的洁净度要求而定:若所述空气的洁净度为100级,则所述空气的采集量为1000L;若所述空气的洁净度为10000级,则所述空气的采集量为500L;若所述空气的100000级与100000级以上,则所述空气的采集量为100L。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2)中,所述测定每个采样点的平皿中采集液的细菌含量,是按照国标GB4789.2-2010进行测定的。
在所述方法的步骤(6)中,当根据所述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到所述待测采集液中的细菌含量后,是根据采集到的所述待测的空气的体积计算得到所述待测空气中浮游细菌的含量的。
在本发明中,所述浮游细菌采样器的型号是FKC-1型,可从中质赛福(北京)科技仪器有限公司购买。
在本发明中,步骤(4)所获得的所述标准曲线方程具体为Y=0.9189X+1.4651,其中,Y为采集液中的细菌含量(CFU/mL)的对数值,X为荧光值(RLU)的对数值;线性相关系数R2为0.8762。
在实际操作中,步骤(1)中的所述若干采样点与步骤(5)中采集所述待测的空气时的采样点位于同一建筑或同一厂区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空气中浮游细菌的套装。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检测空气中浮游细菌的套装,含有浮游细菌采样器、ATP荧光检测仪以及记载有如上所述方法的说明书。
所述套装在定量检测待测空气中浮游细菌含量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未经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07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