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0953.7 | 申请日: | 2014-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熊梦;杨松;莫展鹏;季统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余伦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平台 分布式 虚拟 网络 实现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选择任意个物理节点作为云平台的网络节点,网络节点创建并提供虚拟网络服务;所述的网络节点实现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并启动虚拟交换机模块、创建虚拟交换机和内网网桥;
步骤2:将内网网卡接入内网网桥实现与其他节点互连;
步骤3:连接虚拟交换机和内网网桥,设置本节点与其他内网节点通信模块;
步骤4:在虚拟交换机上添加本地VLAN端口;
步骤5:创建多个虚拟网络、分别接入指定的本地VLAN端口并启动各自DHCP服务;
步骤6:创建虚拟路由,分别为多个虚拟网络创建接口并将其接入虚拟路由、实现虚拟网络间的三层通信;
步骤7:创建外网网桥,并接入外网网卡;
步骤8:创建虚拟路由,配置实现虚拟网络中的虚拟机进行外网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是将多个虚拟网络服务运行在多个物理节点上、每个运行虚拟网络服务的物理节点作为一个独立的网络节点管理自己范围内虚拟机的网络;
所述的虚拟网络是指云平台中虚拟机所使用的内部私有网络;
所述的虚拟网络服务是指一个dnsmasq服务进程,为虚拟机提供DHCP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交换机模块是指open vSwitch软件模块;
所述的虚拟交换机是指利用open vSwich工具创建的、提供类似于物理交换机功能的虚拟网桥;
所述的内网网桥和外网网桥也是指利用open vSwitch工具创建的虚拟网桥,其中内网网桥接入了物理节点上连接内网的内网网卡,外网网桥则接入了物理节点上连接外网的外网网卡;
所述的内网是指云平台所在的物理局域网;
所述的外网是指互连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虚拟交换机模块是指open vSwitch软件模块;
所述的虚拟交换机是指利用open vSwich工具创建的、提供类似于物理交换机功能的虚拟网桥;
所述的内网网桥和外网网桥也是指利用open vSwitch工具创建的虚拟网桥,其中内网网桥接入了物理节点上连接内网的内网网卡,外网网桥则接入了物理节点上连接外网的外网网卡;
所述的内网是指云平台所在的物理局域网;
所述的外网是指互连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桥间连接是指利用peer设备的两端分别加入两个网桥;
所述的peer设备是指具有两个端口的veth、patch等虚拟网络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间的通信模块包括通信连接子模块和flow通信规则子模块;
所述的通信连接子模块设置节点间以何种方式进行连通,可以是VLAN模式、GRE隧道模式、VXLAN隧道模式等;
所述的flow通信规则子模块设置open flows协议规则管理虚拟网络间的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云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网络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间的通信模块包括通信连接子模块和flow通信规则子模块;
所述的通信连接子模块设置节点间以何种方式进行连通,可以是VLAN模式、GRE隧道模式、VXLAN隧道模式等;
所述的flow通信规则子模块设置open flows协议规则管理虚拟网络间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09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