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图像信息编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1121.7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6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文;郑伟范;唐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图像 信息 编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特征信息编码技术,具体是指一种人体指纹图像信息编码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整个社会对信息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安全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对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密码学方案中密钥管理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通过智能卡加口令的方式进行保护,即将用户的密钥存储在智能卡中并需要通过口令才能访问智能卡的信息,然而这种方式具有以下问题:(1)短口令易受暴力破解而长口令难以记忆,(2)智能卡存在丢失和被盗风险。由于人体生物特征具有普遍性、唯一性、可采集性、稳定性的特点,利用人体生物特征与传统密码学结合来构造密码学方案无疑可以改善上述问题,显著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便利性。
生物特征密码学方案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编码,以进一步产生可以用于密码学方案中的密钥。然而生物特征的引入并非那么容易,以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中使用最广泛的指纹为例,对于同样的一个人,其每次采集的指纹特征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不能直接生成密码学方案中要求的稳定编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人体指纹信息生成可用于密码学方案中的稳定编码的实现方法。
通过指纹采集仪采集用户的指纹图像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程序对指纹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图像滤波、图像二值化、图像细化等预处理操作之后,得到一幅指纹的骨架图,骨架图中纹线的宽度仅为一个像素。得到指纹骨架图之后,再利用指纹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出指纹特征点。如上所述的对原始指纹图像进行分割、滤波、二值化、细化以及特征点提取的操作,可以采用已有的公开成熟算法,本申请书中不再赘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指纹采集仪采集的用户指纹图像应具有较好的质量,即对于每次采集的手指指纹图像,可以有一定的平移、旋转以及噪声干扰,但经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能得到真实的指纹特征点。所述指纹特征点包括指纹图像的中心点、三角点以及指纹纹线的分叉点和端点四种类型,经特征提取后能得到原始指纹图像中这四类点在图像中的坐标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手段实现的。
一种指纹图像信息的编码方法,输入指纹图像经预处理后的指纹骨架图以及已经提取出来的指纹类型、指纹的中心点、三角点、分叉点及端点,经编码处理获得指纹图像所对应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稳定编码,即具有一定长度的比特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处理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S1)配准:针对五种指纹类型,按照以下规则进行图像的配准,具体为:对于斗形指纹,有二个中心点,将上面的中心点作为图像中心原点O,并旋转使得二个中心点的连线为图像的垂直线;对于左箕形、右箕形和帐形指纹,都有一个中心点和一个三角点,将中心点作为图像中心原点O,并旋转使得中心点和三角点的连线为图像的垂直线,且中心点在三角点的上方;对于拱形指纹,旋转使拱的垂直线为图像的垂直线,并选取垂直线上在水平纹线及其上的第一根纹线之间部分的中点作为图像的中心原点O;
(S2)分区:对于已经配准后的指纹骨架图进行分区,以图像中心O为原点,(因为骨架图指纹纹线之间的距离一般为七-八个像素点,特征点之间一般距离至少都在七个像素点之上,所以我们)以三个像素为间距将图像以原点为中心划分为由内到外的一系列正方形边带。最靠近原点的正方形边带为图像1区,向外依次为图像2区,图像3区,依次类推,直到图像边缘为止;
(S3)特征点编号:特征点按自然数顺序编号并遵循如下原则,中心原点O为1号,低区特征点的编号小于高区特征点的编号,在同一正方形分区内,以水平轴原点右侧即正x轴为初始轴,按照逆时针方向对依次出现的特征点进行顺序编号,最终n个特征点将会按照其在图像上的相对位置依次被编号为P1,P2,…,Pn;
(S4)特征点编码:按照所需特征编码的长度要求,从前往后选取一定数量的特征点,比如n个;基于点Px(对第一轮编码,Px=P3),按照如下规则对Px后的每一个特征点进行编码:将每一个特征点编成一个八位的代码,从左到右的前二位为特征点类型编码,00为中心点、01为三角点,10为分叉点,11为端点;后6位为特征点与P3之间连线所穿越的指纹纹线数目;
(S5)判断是否进行新一轮编码?如果需要,则转步骤S6;如果不需要,则转步骤S7;
(S6)将基准点Px后移一个(即第一轮基于P3,则第二轮基于P4,依次类推),然后转步骤(S4);易知,最多可以进行n-3轮编码;
(S7)编码合成:依次将每一轮中的每一个特征点编码连接在一起,便可以形成指纹图像对应的最后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1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