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1476.6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2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成;李鹏程;岳洋;刘卫翔;邢荣娥;刘松;于华华;秦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及其 衍生物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化学工程技术,具体涉及以一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北京细颗粒物指数指数多次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处于六级严重污染状态。灰霾天气对公众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公众对引起灰霾的主要因素PM10和PM2.5也越来越关注。细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物质燃烧、二次生成、道路扬尘等过程。细颗粒物化学组成十分复杂,受其来源、形成方式、粒径、所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化学组成主要包括元素碳,有机碳(如多环芳香烃、正构烷烃、醛酮类等),重金属(如锌、铜、铅、钴、镍、铬、镉、砷等),水溶离子(F-,Cl-,NO3-,SO42-,NH4+等),生物质(如真菌和细菌)。吸附在细颗粒物上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有机物是细颗粒物毒性的主要来源。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已经成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大的污染物之一,近几年的雾霾天气已经暴露出中国细颗粒物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针对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进行有效的防治是刻不容缓的。当然,从节能减排开始,切断细颗粒物源头来治理大气环境是必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与布局以及细颗粒物来源的复杂性,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对细颗粒物的源头治理。因此,研发新型的细颗粒物清除剂,切断细颗粒物进入人体环境,对于维护人类健康是一种更有效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细颗粒物清除剂的应用。
所述壳聚糖分子量为50KDa-10000KDa。
所述壳聚糖衍生物为羧甲基壳聚糖或壳聚糖季铵盐类衍生物。
进一步的说,将壳聚糖经稀酸配置成溶液或将壳聚糖衍生物经水配置成水溶液,而后将溶液喷雾于空中作为细颗粒物清除剂的应用,进而有效的降低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
所述酸为盐酸,甲酸,乙酸,乙二酸或乳酸。
所述经酸配成的壳聚糖溶液或经水配成的壳聚糖衍生物水溶液浓度为0.001%-3%。
所述空气中的细颗粒物为PM2.5或PM10。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所使用的壳聚糖是天然的线性多糖高分子物质,由氨基葡萄糖和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具有来源丰富、生物降解性良好、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安全无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在食品医药,农业,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2.本发明将天然的海洋生物多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应用于沉降空气中细颗粒物,具有较好的细颗粒物沉降效果,空气中细颗粒物的主要毒性来源于其携带的金属离子及有害微生物,以壳聚糖为基本骨架的海洋生物多糖能够吸附多种重金属离子,并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有可能通过静电作用或化学吸附达到除去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效果,且壳聚糖上的这些自由基团,也可进行化学修饰和分子接枝,以增强其应用潜力。本发明将促进专业细颗粒物防护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公众健康意义重大;另外,本项目初始原料壳聚糖,是海洋水产品加工废弃物虾蟹壳的深加工产品,本项目的产业实施,将大大改善我国目前水产品加工业的存在低值化,污染大的特点,促进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改善沿海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壳聚糖对室内细颗粒物PM10的沉降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壳聚糖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的沉降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羧甲基壳聚糖对室内细颗粒物PM10的沉降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羧甲基壳聚糖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的沉降曲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对室内细颗粒物PM10的沉降曲线。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对室内细颗粒物PM2.5的沉降曲线。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并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14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降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寿命可测的复合颗粒物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