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侧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1927.6 | 申请日: | 2014-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操上义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方志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侧部构造,详细地讲,是涉及一种利用下边梁装饰构件(side sill garnish)覆盖下边梁的外侧面的车身侧部构造,该下边梁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车身侧下部。
背景技术
通常,在汽车的车身侧下部的两侧配设有成为车身骨架的下边梁,为了提升车身侧下部的外观,在该下边梁的外侧面安装有下边梁装饰构件。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在这样的下边梁上安装有下边梁装饰构件的构造。该文献所示的下边梁具备加强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为了使车辆轻量且紧凑,下边梁希望尽量设置在车辆的内侧,而出于外观上的原因,对下边梁存在希望其尽量向外侧突出这样的要求。
通常,下边梁装饰构件为树脂制,其直接安装在下边梁上,但在该下边梁装饰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以较大的尺寸形成的情况下,难以确保保持该下边梁装饰构件自身截面形状的刚性(以下称作保持刚性。)。
此外,为了谋求提高车辆的空气动力性能,期望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下端部下表面设定成尽量接近路面。
以往,在将下边梁装饰构件安装于下边梁时,在固定点设置将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下端部提起至下边梁的构造而进行固定,因此,在该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下端部下表面产生凸凹的情况较多。若像这样在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下端部下表面产生凸凹,则沿着下表面的空气流动易于产生紊乱,因此,存在空气动力性能变差的缺点。
另一方面,从车辆的轻量化的方面考虑,希望尽量减小车身骨架的下边梁的截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车身骨架的下边梁与路面之间的距离变大,存在空气动力性能变差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构造中,能够利用加强件增加下边梁自身的强度,因此,能够将下边梁形成为小型且使其轻量化。但是,由于没有用于提高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保持刚性这样的结构,因此,无法出于外观上的原因,设为向外侧突出这样的形状。此外,也无法提高下边梁装饰构件四周的上述那样的空气动力性能。
本发明即是鉴于这样的实际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车身侧部构造:能够确保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保持刚性,并且能够提高车身下表面的空气动力性能,此外,能够提高下边梁装饰构件的设计自由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设为这样的结构: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在下边梁上安装有下边梁装饰构件,该下边梁在车身侧面下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其中,在上述下边梁的外侧面配设悬臂架,该悬臂架形成为可连续地覆盖上述下边梁的外侧面和下表面,在该悬臂架上安装有上述下边梁装饰构件。
此外,在本发明中构成为,上述悬臂架具备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壁面部和自该纵壁面部的下端向车身内侧方向延伸的底面部,并且该悬臂架的上述纵壁面部和上述底面部与上述下边梁的外侧面和上述下边梁的下表面相对应,使由上述纵壁面部和上述底面部形成截面呈大致字母L形。
而且,在本发明中构成为,在上述悬臂架的纵壁面部的上端设有向车身外侧方向延伸的上方支承部,并且在上述悬臂架的底面部的下方设有下方支承部,另一方面,在上述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上端设有向车身内侧方向延伸的上方延伸设置部,并且在上述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下端设有向车身内侧方向延伸的下方延伸设置部,上述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下方延伸设置部固定在上述悬臂架的下方支承部,而上述下边梁装饰构件的上方延伸设置部重叠地载置在上述悬臂架的上方支承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构成为,上述悬臂架的下方支承部的下表面低于位于上述下边梁的下部凸缘。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车身侧部构造,设为这样的结构:在下边梁上安装有下边梁装饰构件,该下边梁在车身侧面下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述下边梁的外侧面配设悬臂架,该悬臂架形成为可连续地覆盖上述下边梁的外侧面和下表面,在该悬臂架上安装有上述下边梁装饰构件,因此,即使在将上述下边梁的截面形成为所需最小限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悬臂架的大小相对应地以外观方面所需要的量将上述下边梁装饰构件设定得较大,并且能够谋求车身的至少与上述下边梁的截面的减小相应的程度的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1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环式后侧围
- 下一篇: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