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式装备尾气导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2050.2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王春平;傅振华;程远增;孙书鹰;于久恩;李胜军;徐艳;杨青;王绍华;胡文华;薛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装备 尾气 导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式装备尾气导出装置,属于机械与车辆工程领域。该装置包括隔热密封圈(1)、压紧磁铁(2)、通风管道(3)、磁铁固定链I(4)和磁铁固定链II(5)。隔热密封圈(1)采用双通喇叭状结构,粗端开口对准装备的排气口,细端开口与通风管道(3)套紧并可靠密封;压紧磁铁(2)包括两个半圆环状的橡胶磁铁,闭合为圆环后,利用与装备表面间的磁力将隔热密封圈(1)的粗端紧密固定于装备表面。本发明使用压紧磁铁(2)实现通风管道(3)的快速紧密安装,且便于更换,适应不同口径或形状的装备排气口;隔热密封圈(1)可防止尾气泄漏,并降低高温尾气对压紧磁铁(2)和通风管道(3)的损害,提高装置的耐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与机械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橡胶磁铁、隔热密封材料及通风管道将装备的尾气导出到室外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军列装有大量汽车、装甲车、坦克等内含发动机的装备,基本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大类。上述装备发动机在室外工作时,一般不考虑尾气排放问题;但发动机在室内工作时(如维护保养、试验改装、阴雨天训练、倒库移库训练等科目),其具体地点一般是车库、洞库或工房,环境比较封闭,缺少专业通风设施;另一方面,相对于民用车辆,军用装备发动机的油耗、油品都有特殊性,尾气不仅排量多,而且烟雾颗粒含量高,气味刺鼻,并且经常需要多台装备近距离同时工作,尾气密集排放。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将装备尾气排到室外,室内会迅速充满刺激性烟雾,造成人员双眼酸痛,呼吸困难,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增加了消防隐患。
尾气导出装置属于通风管道类设备。通风管道类设备依据是否使用外部动力,可分为有源式和无源式两种。前者通过主动的吹风或吸风,可高效地促进气体流动,并能防止负压反向流动,速度快,效果好,但其结构复杂,需要提供外部动力,采购及使用、维护成本高;后者结构相对简单,一般利用轻质、耐磨、耐腐蚀的管道直接导出气体,在工业领域得到了较广泛应用,但其一般固定安装在厂房、机械等设施设备上,难以实现快速拆装,管道的形状、布局、接口等特性也不轻易改变。
民用车辆对尾气导出没有明确需求。相应的,装备尾气导出装置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出于训练的需要,导出装置应能够快速、可靠地与装备排气口进行连接、分离;第二,考虑到装备排风口的差异,导出装置应能够匹配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排风口,即对装备类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第三,考虑到装备排气口的高温、装备尾气的腐蚀、寒区库房的低温等因素,导出装置应具备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耐摩擦、易携带、易存储等特性。
目前尚未出现满足上述条件的军用装备尾气导出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式装备尾气导出装置,兼顾多种装备型号,解决装备发动机在室内工作时尾气聚集、无法及时排出的问题,实现快速可靠拆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装备尾气导出装置包括隔热密封圈、压紧磁铁、通风管道、磁铁固定链I和磁铁固定链II等部分。隔热密封圈为双通、喇叭状结构,其内层材质为软质隔热材料,外层材质为软质密封材料,隔热密封圈的粗端开口用于对准装备的排气口,细端开口用于连接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另一端延可伸至室外;压紧磁铁包括两个半圆环状橡胶磁铁,两者形状和材质均相同,且橡胶磁铁具有易加工、易成型、不易碎、成本低的特点。
使用过程中,先将两个半圆环橡胶磁铁套入隔热密封圈的细端开口,利用相互吸力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再利用其与装备表面的吸力,将隔热密封圈紧密固定于装备表面;,磁铁固定链的一段连接半圆环橡胶磁铁上设计的通孔,另一端连接于隔热密封圈或通风管道上,一方面可防止压紧磁铁丢失互跌落损坏,也可用于压紧磁铁与装备表面的分离,便于施加拉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通风管道采用伸缩型材料,压缩比最大可达30∶1,有利于降低质量,节省存储空间,便于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2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