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5355.9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0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熊开胜;张海防;谢建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辰林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试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试剂,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气中氨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中氨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我国北方地区,建造住宅楼、写字楼、宾馆、饭店等的建筑施工中,常人为地在混凝土里添加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的混凝土防冻剂等外加剂,以防止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时被冻裂,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这些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的大量增加。同时室内空气中的氨也可来自室内装饰材料,比如家具涂饰时使用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另外随着人们对氟氯昂类物质破坏臭氧层的认识加深,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开始禁止使用氟氯昂做为制冷剂。曾一度退出主导制冷剂地位的氨这种已经使用了一个半世纪的制冷剂,又被重新开始利用。这也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
根据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要求检测甲醛、苯、总挥发有机物(TVOC)、氨、氡等室内主要的污染。
氨气的危害表现为:
⑴吸入的危害表现。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⑵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因此,我们经常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氨含量检测,以消除不利于健康的环境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氨检测试剂是能现场分析检测的新产品,设计科学合理、携带方便、快速灵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检测试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乙醇30-34份、强碱6-10份、邻苯二甲酸氢钾2-6份、苯磺酸钠15-19份、柠檬酸钠5-9份、钼酸铵6-10份、磺酰胺苯甲酸2-6份和石油醚11-16份。
优选配方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乙醇34份、强碱10份、邻苯二甲酸氢钾6份、苯磺酸钠19份、柠檬酸钠9份、钼酸铵10份、磺酰胺苯甲酸6份和石油醚16份。
优选配方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乙醇30份、强碱6份、邻苯二甲酸氢钾2份、苯磺酸钠15份、柠檬酸钠5份、钼酸铵6份、磺酰胺苯甲酸2份和石油醚11份。
优选配方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乙醇31份、强碱7份、邻苯二甲酸氢钾3份、苯磺酸钠16份、柠檬酸钠6份、钼酸铵7份、磺酰胺苯甲酸3份和石油醚1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辰林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辰林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5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