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鳞片石墨密闭提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86056.7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泉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鳞片 石墨 密闭 提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浮选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墨浮选设备基本上是利用单一器材非密闭处置,如搅拌器、旋转刮泡板等。根据石墨高端开发,特别是应对石墨烯新材料对于大鳞片石墨提取的要求,以导气喷气装置、过滤除渣装置、搅拌刮泡装置、顶盖升降装置新技术于一体的大鳞片石墨密闭提取方式,实现大鳞片石墨高纯度、高效率、环保节能密闭提取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鳞片石墨密闭提取装置,以解决大鳞片石墨高纯度、高效率、环保节能密闭提取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鳞片石墨密闭提取装置,它包括:提取装置主体、导气喷气装置、过滤除渣装置、搅拌刮泡装置和顶盖升降装置;所述提取装置主体呈圆柱体,周侧下部对称设有两处除渣口,周侧上沿部对称设有两处石墨泡液出口,提取装置主体上沿部与顶盖扣合;所述导气喷气装置由入气口、排气管、排气孔组成,入气口所在的管垂直向下嵌在转子纵轴上,入气口管至底部时呈四等份分路,形成排气管,并且排气管终端端口垂直向下,在托盘叶轮下部形成气体回旋空间,气压之下气泡从平铺在四路底部排气管之上的托板之排气孔排出;所述过滤除渣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和除渣装置,其过滤装置将两个半圆的圆锥体滤网,对称扣挂在转子纵轴中部的固定挂扣上,且随顶盖电动升降,其用于清理托盘叶轮下部气体回旋空间的滤渣的除渣装置由除渣口与滤渣除口组成,除渣口固定在提取装置主体周侧下部,四处滤渣除口对称设置在与托盘叶轮相近的提取装置主体周侧下部;所述搅拌刮泡装置,由搅拌装置和刮泡装置组成,其搅拌装置是将铺装在四根排气管之上的托盘叶轮,固定在纵向转子下端;其刮泡装置是将两片刮泡板对称固定在纵向转子上端,搅拌托盘叶轮和两片刮泡板随转子一起转动;所述顶盖升降装置,顶盖平面设有入料口、入药口,电动升降的顶盖固定在纵向转子上端,其下降时与提取装置主体周侧上沿部咬合,所述转子由电机带动。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在密闭的环境下,实现高纯度、高效率和环保节能的提取大鳞片石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升降状态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图参见图1至图5。在图中的提取装置主体(1)是用于承载大鳞片石墨密闭提取的装置。转子(2)与电机(14)连接用于带动托盘叶轮和刮泡板。排气孔(3)用于排放回旋气体。排气管(4)用于传导输入气体。入气口(5)用于输入气体。入料口(6)用于输入石墨悬浊液。入料过滤网(7)用于对输入的石墨悬浊液过滤。除渣口(8)用于除渣。石墨泡液出口(9)用于输出石墨泡液。刮泡板(10)用于刮泡。入药(属添加剂)口(11)用于输入捕捉剂。入药口(12)用于输入起泡剂。机顶盖(13)用于封闭石墨提取装置。电机(14)用于带动转子。叶轮(15)装有动叶的轮盘。电机维修口(16)用于维修电机。滤渣除口(17)用于排除滤渣。升降机(18)用于升降顶盖和入料过滤网。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参见图7。
所述提取装置(1)主体呈圆柱体,周侧下部对称设有两处除渣口(8),周侧上沿部对称设有两处石墨泡液出口(9),提取装置主体上沿部与机顶盖(13)扣合。
导气与喷气装置由入气口(5)、排气管(4)、排气孔(3)组成,入气口管垂直向下嵌在转子(2)纵轴上,入气口管至底部时呈四等份分路形成排气管(4),其终端端口垂直向下,在托盘叶轮(15)下部形成气体回旋空间,气压之下气泡从平铺在四路底部排气管之上的托板之排气孔(3)排出。
过滤与除渣装置,其过滤装置将两个半圆的圆锥体滤网(7),对称扣挂在转子(2)纵轴中部的固定挂扣上,且随顶盖(13)电动升降以便倾倒滤渣。其除渣装置由除渣口(8)与滤渣除口(17)组成,两处除渣口(8)固定在装置主体周侧下部,四处滤渣除口(17)等距设置在与托盘叶轮相近的装置主体周侧下部,用于清理托盘叶轮下部气体回旋空间的滤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泉,未经刘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6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