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次反射光学样品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7155.7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邓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谱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1/10;G02B1/11;G02B3/00;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反射 光学 样品 分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及样品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次反射光 学样品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光学仪器的性能提出了更稳定、更小型化、 集成度更高等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光学窗口作为绝大部分光学仪器的入口 和出口,它的安装与密封直接影响整个光学仪器的可靠性,安装不当甚至会 导致整个光学系统失调,导致光学仪器失效。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光学仪 器中,对光学元器件的密封意义重大(如在海水中使用一些光学仪器或在恶 劣环境下使用的光学仪器),一般来说,密封措施提高了光学元件的耐潮性、 耐腐蚀性、防水、防霉等性能。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组成光学样品分析系统(图1仅示除了长光程 池的一部分,一般长光程池至少包含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入射窗口)的第一光 学器件是互相分离的,其中M1为反射镜,W1为光学窗口,W1和M1之间 是分离的,由于反射镜M1不通光,为了满足光线能够穿过光学窗口W1所处 的位置,需在反射镜M1对应位置设置通光孔。为保证光学仪器的稳定性,光 学窗口W1的安装固定及其W1与M1之间的密封非常重要。
一种常见的固定方式如图2a所示,2为反射镜M1,3为光学窗口W1,1、 5、6为满足固定密封所设置的结构件,4、7、8、9为密封元件。
该安装固定方式存在诸多缺陷:
(1)必须制作如图2中所示的结构件来安装固定窗口W1,结构件繁多, 增加了仪器的生产制造成本;
(2)为了能有足够的空间安装光学窗口W1,必须要在W1与M1之间 预留一定的间隙,从而导致光学窗口W1与反射镜M1的有效光学利用面积的 减小;
(3)为了达到安装的目的,光学窗口的安装固定件需要从反射镜安装件 的前端以悬臂方式伸入到光学窗口安装位置,同时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结 构件需做成强度不高的薄壁零件,由于悬臂薄壁结构的不稳定性以及结构件 加工误差的双重影响,光学窗口W1安装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安装固定过 程极其复杂;
(4)固定窗口的结构件材质一般选用金属材质,制作光学窗口的材质一 般为玻璃,而金属材质和玻璃材质热膨胀系数一般相差一个数量级,在温度 变化时,两者的形变不同,会导致一定的应力产生,如果应力达到一定程度, 会引起光学元件碎裂。
对于光学窗口W1和反射镜M1之间的密封同样存在诸多限制:
(1)W1与其固定件之间密封元件4的设计选择一般需考虑尺寸大小、 是否耐高温、是否耐腐蚀、材质的软硬程度等。由于此处空间尺寸较小且不 具大众化,市场上没有标准的密封件可供选择,需要定制非标件,增加了生 产成本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2)光学窗口W1与反射镜M1之间的密封元件8会造成反射镜M1局 部受力,此处容易导致应力集中,随着仪器的使用,会使反射镜M1存在破裂 的风险。
除此之外,光学窗口的位置变动(引起位置变动的因素包括:温差导致 的位移、外界振动、气流冲击等、)对光路的影响较大,特别对基于多次反射 技术的长光程系统,其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次反射光学样品分析 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次反射光学样品分析系统,参 见图2b所示,将现有技术中的反射镜和光学窗口转变为多个功能区域并集成 为一体,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次反射光学样品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光学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器件包括至少两个可分离设置成不同光学器件的 功能区域,至少两个功能区域集成为一体的第一光学器件,多次反射光学样 品分析系统中的光路至少两次通过待分析样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光学器件包括第一功能区域和第二 功能区域,所述第一功能区域为透射区域,所述第二功能区域为反射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区域通过一体化机械加工、光学镀 膜、光学接触或胶合的方式集成为一体的第一光学器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射区域镀有增透膜,所述反射区域为 全反射区域或镀有反射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射区域和/或反射区域在第一光学器件 的一侧或两侧设置为平面结构、非平面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谱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谱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7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