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7325.1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丁尉骑;戴春华;杨华宾;孙立志;丁舜;周跃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舜驰钨钼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双层 化工 流管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生产降温设备,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内外双层液流 管缓和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的降温工序是十分常见的,并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对液流的降温, 在钼酸制品的制作工艺中也是屡见不鲜,如何能够平稳地将反应后的液流的温度 将至合适的区间,是本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手段都是采用 接触性的物理降温,这对于运输液流的管道是一个考验,迅速制冷可能会导致管 道因为温度的骤升骤降发生热胀冷缩的形变,导致管道的使用寿命缩短。并且传 统的冷却装置一般都是安设在液流管的外围,这样就可能因为单面受热引起液流 的降温不均,降温的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一种内 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可以有效地将液流管中通行的液体进行降温,并且 不会迅速制冷,达到缓和降温的目的。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外 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包括中心承载梁,所述中心承载梁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中心承载梁的外圈均匀设置若干直通液流管,所述直通液流管之间相互不接 触贴紧,形成圆环状,所述直通液流管形成的圆环外表面设置若干外冷却管。所 述中心承载梁与直通液流管之间设置若干的内冷却管。各所述内冷却管之间紧密 靠近,形成圆环状。
所述直通液流管与外冷却管之间存在缝隙空腔。
各所述外冷却管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具体数量的外冷却 管。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液流管的内外侧都安装了冷却的管道,避免了只在外围安装冷 却管可能带来的单边降温的问题,实现整体同步降温。
2、本发明还在直通液流管与外冷却管之间设计了缝隙空腔,这样的设置, 避免了两种温差过大的管道直接接触,造成温度的骤降,实现了平稳缓和降温的 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内外双层化工液流管冷却装置,包括中心承载梁5,所述 中心承载梁5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中心承载梁5的外圈均匀设置若干直通液流 管3,所述直通液流管3之间相互不接触贴紧,形成圆环状,所述直通液流管3 形成的圆环外表面设置若干外冷却管2,所述中心承载梁5与直通液流管3之间 设置若干的内冷却管4。
各所述内冷却管4之间紧密靠近,形成圆环状。
所述直通液流管3与外冷却管2之间存在缝隙空腔1。
各所述外冷却管2之间为活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舜驰钨钼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舜驰钨钼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7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用柔软剂及用其造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分层冷却的颗粒冷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