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提产的预烧料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7552.4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刘泽民;杨妍林;李林;李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F27B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高芸;梁鑫 |
地址: | 617023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烧料 湿法 回转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提产的预烧料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锶铁氧体是工业中用于生产磁极的重要材料,目前锶铁氧体预烧料基本生产工艺有两种:干法回转窑工艺和湿法回转窑工艺。湿法回转窑工艺流程为:称量配料→加添加剂→加水搅拌→湿法混磨→料浆贮存→氧化预烧→冷却→破碎。湿法回转窑工艺优点在于生产区域粉尘少、混料均匀性好、产品质量稳定。但是湿法回转窑工艺进料料浆含有大量的水分,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降低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提产的预烧料湿法回转窑生产工艺:本发明湿法回转窑工艺流程为:称量配料→加添加剂→加水搅拌→湿法混磨→料浆脱水→料浆贮存→氧化预烧→冷却→破碎。
其中:
称量配料步骤中:以铁红Fe2O3和SrCO3为原料,Fe2O3和SrCO3按摩尔比n=5.65~5.95进行配料;
加添加剂步骤中:所述添加剂为碳酸钙CaCO3、活性氧化铝Al2O3、白炭黑SiO2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添加剂用量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计为:0.35%~0.45%碳酸钙CaCO3,0.35%~0.45%活性氧化铝Al2O3,0.3%~0.35%白炭黑SiO2;
加水搅拌步骤中:所述加水为加入原料0.5-1.5倍量的水搅拌均匀;优选,加入原料1倍量的水搅拌均匀。
氧化预烧步骤中:回转窑内的低温端设置链条打碎脱水后的大块料。这样可以改善因料浆脱水造成不易造球的问题。
本发明的关键之处在于:
1、增加浆料脱水步骤,可去除大部分原料铁红引入的氯离子Cl-,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在回转窑的低温端挂上一定范围长度的链条,便于将脱水后的大块料打碎,使造球大小倾向均匀;由于进入回转窑的水分最终都会随蒸发排走,故也会带走这部分的热量,本发明生产工艺中因料浆水分少,热量损失少,热效率提高;而且在进料量相同的情况下,因料浆浓度高,实际处理的物料更多,故得到的干料越多,产量越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湿法混磨步骤为:将加水搅拌的物料混磨1~3h,混磨均匀后得到浓度45%~55%的一次料浆。
上述技术方案中,料浆脱水步骤为:将湿法混磨得到的一次料浆脱水得到浓度60%~70%的二次料浆。其中,脱水优选采用脱水机实现。
上述技术方案中,二次料浆进入回转窑氧化预烧的输送方式是:鉴于二次料浆浓度较高,宜采用磁力泵输送进回转窑。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解决二次料浆在回转窑内造球和移动的问题。在回转窑的低温端设置至少1根链条,通过链条的击打和拖动,击碎料浆块,并带动料浆前移,避免造球过大和在窑尾结圈问题。优选的,回转窑的低温端设置1-7根链条;最优选的,回转窑的低温端设置5根链条。
本发明通过简单、经济、实效的工艺改造,可降低湿法回转窑工艺的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并且可脱除20~50%的氯离子Cl-,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按现有进料量每30秒11.5~12.5kg考虑,每日产量提高了20%~40%。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7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