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间歇运行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8080.4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8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庞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3/00 | 分类号: | H02P2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钱锁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间歇 运行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间歇运行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工业电机在运行时,一般都是连续运转,但有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电机间歇性运转,因此目前控制电机的控制电路无法满足生生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间歇运行控制电路,本可以使电机间歇运行,满足生产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机间歇运行控制电路,包括转换开关、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时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以及中间继电器,
转换开关的连接电源正极,转换开关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负极连接;
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负极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并联在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连接在电机与电源之间;
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的另一端通过中间继电器的线圈与电源负极连接。
还包括一个热继电器,该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连接于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与电机之间,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连接在电源负极的回路上。
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合上转换开关,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第一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结束时,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以及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同时得电,第二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同时,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闭合,电机得电运行。当第二时间继电器延时结束时,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闭合,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得电,中间继电器的常开闭触头断开,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失电,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断开,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以及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均失电释放,从而主触头断开,电机失电停止运行。如此重复完成间歇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电机间歇运行控制电路,包括转换开关SA、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时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以及中间继电器。转换开关SA的连接电源正极,转换开关SA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头KA1、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1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KT11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KT1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2与电源负极连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并联在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2的两端,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KM1连接在电机与电源之间。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KT21的一端连接电源正极,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KT21的另一端通过中间继电器的线圈KA与电源负极连接。还包括一个热继电器,该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连接于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KM1与电机M之间,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FR1连接在电源负极的回路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合上转换开关SA,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1得电,第一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结束时,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KT11闭合,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2以及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同时得电,第二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同时,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闭合,电机M得电运行。当第二时间继电器延时结束时,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KT2闭合,中间继电器的线圈KA得电,中间继电器的常开闭触头KA1断开,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1失电,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头KT11断开,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2以及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均失电释放,从而主触头KM1断开,电机失电停止运行。如此重复完成间歇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8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验证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框架式幕墙玻璃安装系统用玻璃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