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准直光路耦合的可插拔型适配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89773.5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3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枫;胡百泉;赵丹;刘成刚;徐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2 | 分类号: | G02B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准直光路 耦合 可插拔型 适配器 组件 | ||
1.一种用于准直光路耦合的可插拔型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组件包括:适配器(501)、透镜组件(502)和保护套筒(503);
所述透镜组件(502)位于所述管道型保护套筒(503)的内部,所述适配器(501)的一端与所述透镜组件(502)和所述保护套筒(503)分别连接;
所述保护套筒(503)为能够实现激光焊接的金属保护套筒,其内径尺寸大于所述透镜组件(502)最大外径尺寸,使得所述保护套筒(503)和所述透镜组件(502)之间预留一定间隙;
适配器金属件(104)的压配端为圆柱体形,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保护套筒(503)的内径相匹配,使所述适配器金属件(104)插入所述管道型保护套筒(503)内;
陶瓷插芯(102)和所述光纤(103)的长度延伸至所述适配器金属件(104)的外部,与所述保护套筒(503)内部的所述透镜组件(502)连接;
所述透镜组件(502)包括轴向方向相同的第三准直透镜(701)和透镜套筒(702),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位于所述透镜套筒(702)的一侧,所述透镜套筒(702)的内部为圆柱体形的空心结构,所述陶瓷插芯(102)的外径与所述透镜套筒(702)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陶瓷插芯(102)插入所述透镜套筒(702)的另一侧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103)包括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包括球透镜、非球透镜、C-LENS、G-LENS,实现将光束进行准直的功能;所述透镜套筒(702)的材质为玻璃、金属、陶瓷或其他任意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置于所述透镜套筒(702)内部的一侧,所述透镜套筒(702)的空心圆柱体形内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和所述陶瓷插芯(102)的直径均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置于所述透镜套筒(702)内部的一侧,所述透镜套筒(702)的内部为两段圆柱体形组合的空心结构,所述透镜套筒(702)内放置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的一侧的内部直径与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相匹配,所述透镜套筒(702)与所述陶瓷插芯(102)连接的一侧的内部直径与所述陶瓷插芯(102)的直径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置于所述透镜套筒(702)外部的一侧,所述透镜套筒(702)的空心圆柱体形内部的直径与所述陶瓷插芯(102)的直径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组件的制作过程包括:
步骤1,利用常规的压配和胶粘工艺,制作形成所述适配器(501);
步骤2,将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和所述透镜套筒(702)装配在一起,形成所述透镜组件(502);
根据所述第三准直透镜(701)和所述透镜套筒(702)的形状和材质,选择通过胶粘工艺或焊接工艺装配所述透镜组件(502);
步骤3,用光纤跳线将激光器光源和所述适配器(501)连接起来,使得光从所述适配器(501)的所述光纤(103)的端面出射,将所述透镜组件(502)套在露在所述适配器金属件(104)外面的所述陶瓷插芯(102)上,微调所述透镜组件(502)和所述适配器(501)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利用光束分析仪检测,调整到使得从所述适配器(501)出射的光经过所述透镜组件(502)后变为准直光;
步骤4,在所述透镜套筒(702)和所述陶瓷插芯(102)之间的缝隙上填满胶并固化,使得所述适配器(501)和所述透镜组件(502)稳固的粘为一体;
步骤5,将所述保护套筒(503)套在所述适配器金属件(104)的压配端对应的位置上,在二者相接的部分利用激光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用于准直光路耦合的可插拔型适配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897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行光收发模块
- 下一篇:一种矿用聚焦双频激电仪发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