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速电机软启动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0021.0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束龙胜;杨振;李田;徐怀斌;徐成;陶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32 | 分类号: | H02P1/3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启动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机控制装备的软起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速电机控制的软启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软启动器是一种集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功能保护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备。实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的启动电机,而且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限流值、启动时间等。
软启动器主要是由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闸管及其电子控制电路构成。运用特定的控制算法,控制三相反并联闸管的导通角,使被控电机的输入电压按不同的要求而变化,就可实现电动机的无冲击而平滑启动的功能。
现有的软启动器仅仅是针对一台参数确定的电机设计的,如果需要利用现有软启动器实现控制双速电机功能,需要两台软启动器并且需要进行复杂的二次回路控制设计,因为起动过程的起动电压,起动电流,峰值电流保护,过压欠压等需要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具有双速电机控制的软启动器及其控制方法,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简单的外部接线使得软启动器具有双速电机控制以及保护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速电机软启动电路,电源连接软起动器,软起动器经含有接触器KM1的供电线路连接电机,所述软起动器与电机之间通过含有接触器KM3的线路以及供电线路构成星形接法,所述软起动器与电机之间通过含有接触器KM2的线路以及供电线路构成三角形接法。
所述软启动器的控制单元具有开入量接点K1、K2,所述开入量接点K1控制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通断为高速模式,所述开入量接点K2控制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3通断为低速模式。
基于双速电机软启动电路的控制方法,启动时,软起动器判断启动命令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装载控制参数后闭合高速模式或低速模式的接触器进行启动控制。
启动完成后,控制器依旧在线工作进行电动机保护控制,若存在故障则断开开出量并进行故障报警。
当需要软停时,首先判断停机命令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载入控制参数后实现软停控制,停机完成后断开接触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拥有两个启停命令端子,分别控制一台电动机的高速、低速状态;2、无需复杂的二次接线回路,完全程序控制,安全可靠;3、程序拥有两套不同的设置参数,分别对应着一台电机的高速、低速状态,可以实现不同功率电动机的启停;4、可以分别实现电动机的软停机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图1为双速电机控制功能的软启动器的电路图;
图2为双速电机控制功能的软启动器控制端子的电路图;
图3为双速电机控制功能的软启动器二次接线的电路图;
图4为双速电机控制功能的软启动器启动程序的流程图;
图5为双速电机控制功能的软启动器软停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双速电机软启动电路的软起动器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机,输出端为供电线路且设有控制线路通断的接触器KM1,软起动器与电机之间通过含有接触器KM3的线路以及供电线路构成星形接法,即接触器KM1、KM3闭合时为星形接法,此时为低速模式;软起动器与电机之间通过含有接触器KM2的线路以及供电线路构成三角形接法,即KM1、KM2闭合时为三角形接法,此时为高速速模式;软启动器的控制单元根据需要分别控制开入量接点K1、K2分别控制高速、低速电机的软起、软停运行。
软启动器无需将接触器的辅助触点与软启动器的启动停机按钮串并联,大大简化了二次接线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双速电机软启动电路的控制方法如下:
如图4所示,系统上电后,判断启动命令(K1、K2)是否有效,装载控制参数后闭合高速、低速控制接触器(KM1、KM2、KM3)进行启动控制,起动完成后,控制器依旧在线工作进行电动机保护控制。
如图5所示,软停时,首先判断停机命令(K1、K2)是否有效,输入控制参数后实现软停控制。软停结束后断开接触器(KM1、KM2、KM3)。
控制方法中在起动命令有效时,高速、低速参数仅有一套控制参数有限,当K1、K2同时闭合时,软件判断为故障状态。KM1、KM2、KM3不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0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