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0230.5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7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军;邵世卓;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路凯,胡彬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单元测试 实现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在本次单元测试下输入的被测对象、负载对象以及测试用例的配置信息,并将获取结果存储至非关系型数据库;
根据预先生成的StringTemplate代码文件模板和所述配置信息,按照CUnit下的标准代码格式,生成相应的被测对象和测试用例代码文件,以及负载对象代码文件;
通过引用CUnit框架的自动模式,基于所生成的代码文件以及对应于本次单元测试的测试框架代码文件和测试桩代码文件执行关联编译操作,以生成可执行的测试程序;以及,运行所述测试程序,按照预设规则对运行结果进行序列化,以生成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测试报告;
接收对所述被测对象的回归测试请求,根据所述回归测试请求加载并显示所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获取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运行所述测试程序,按照预设规则对运行结果进行序列化,以生成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测试报告之后,还包括:
按照所述预设规则对所述测试报告中的序列化运行结果进行反序列化;
将反序列化结果作为本次单元测试的最终结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生成的代码文件以及对应于本次单元测试的测试框架代码文件和测试桩代码文件执行关联编译操作,以生成可执行的测试程序之前,还包括:
存储所生成的代码文件至预设的目标文件夹目录下;
确定与所述负载对象具有引用关系的目标对象的代码文件和CUnit编译库文件;
将所确定的目标对象的代码文件和CUnit编译库文件拷贝至所述目标文件夹目录下;
基于所生成的代码文件以及对应于本次单元测试的测试框架代码文件和测试桩代码文件执行关联编译操作,以生成可执行的测试程序,包括:
采用GNU编译器套装GCC,对所述目标文件夹目录下存储的所生成的代码文件、所拷贝的目标对象的代码文件和CUnit编译库文件,以及对应于本次单元测试的测试框架代码文件和测试桩代码文件进行关联编译;
如果关联编译成功,则生成可执行的测试程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关联编译之后,还包括:如果关联编译失败,则将关联编译错误信息提示给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成用于运行所述测试程序的测试脚本。
6.一种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在本次单元测试下输入的被测对象、负载对象以及测试用例的配置信息,并将获取结果存储至非关系型数据库;
测试代码文件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生成的StringTemplate代码文件模板和所述配置信息,按照CUnit下的标准代码格式,生成相应的被测对象和测试用例代码文件,以及负载对象代码文件;
测试程序生成及执行单元,用于通过引用CUnit框架的自动模式,基于所生成的代码文件以及对应于本次单元测试的测试框架代码文件和测试桩代码文件执行关联编译操作,以生成可执行的测试程序;以及,运行所述测试程序,按照预设规则对运行结果进行序列化,以生成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测试报告;
获取结果加载显示单元,用于接收对所述被测对象的回归测试请求,根据所述回归测试请求加载并显示所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的所述获取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单元测试的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结果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测试程序生成及执行单元运行所述测试程序,按照预设规则对运行结果进行序列化,以生成扩展标记语言XML格式的测试报告之后:
按照所述预设规则对所述测试报告中的序列化运行结果进行反序列化;
将反序列化结果作为本次单元测试的最终结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02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