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膜抑制肽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90257.4 申请日: 2014-11-25
公开(公告)号: CN104387452A 公开(公告)日: 2015-03-04
发明(设计)人: 陈勇川;孙凤军;欧阳净;熊丽蓉;冯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07K7/06 分类号: C07K7/06;A61K38/08;A61P31/04
代理公司: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王贵君
地址: 400038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物膜 抑制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膜抑制肽,还涉及生物膜抑制肽的应用。

背景技术

以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为代表的病原菌常黏附于植入或侵袭性操作的医疗器械表面,包括导管、假体、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等,并形成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F)。与浮游细菌不同,BF细胞间有着严密的化学信号传导交流信息,并建立致密的三维立体空间结构,该结构能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迁延不愈,造成了极大的临床危害。然而,目前针对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缺少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急需一种对表皮葡萄球菌的BF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为临床治疗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生物膜抑制肽,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提供新的药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生物膜抑制肽在制备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生物膜抑制肽在制备抑制表皮葡萄球菌表面粘附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生物膜抑制肽,所述生物膜抑制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所述的生物膜抑制肽在制备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表皮葡萄球菌为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

3、所述的生物膜抑制肽在制备抑制表皮葡萄球菌表面粘附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表皮葡萄球菌为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生物膜抑制肽,该多肽是基于β-内酰胺酶抑制蛋白与β-内酰胺酶之间空间结构,通过计算机分子三维模拟设计构建的多肽分子,对获得的多肽分子进行对生物膜的抑制研究,结果显示生物膜抑制肽能够明显抑制表皮葡萄球菌BF的形成和表面粘附,此结果提示β-内酰胺酶和BF之间或是各种耐药机制之间存在相关联系,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生物膜抑制肽具有抑制表皮葡萄球菌BF的形成和表面粘附,所以可以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用于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候选药物。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

图1为生物膜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的生长曲线。

图2为结晶紫法测定生物膜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的BF抑制效果。

图3为结晶紫法测定生物膜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的BF抑制作用的OD值(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

图4为激光共聚焦检测生物膜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的BF抑制作用×40(A为对照组,粘附的细菌较多,形成的BF结构致密;B为生物膜抑制肽组,粘附的细菌较少,结构较为疏松)。

图5为结晶紫法测定生物膜抑制肽对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的粘附作用(注:**表示与对照比较P<0.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使用的菌株为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培养基、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球蛋白(FITC-ConA)和碘化吡啶(PI)购自美国Sigma公司,Mueller-Hinton(MH)肉汤培养基购自北京陆桥公司,CS136XT多肽合成仪购自美国CSBio公司,E2695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购自美国Waters公司,LC6000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购自北京创新通恒公司,Autoflex Speed质谱仪购自德国Bruker公司,Multiskan spectrum酶标仪购自美国Thermo公司,LSM 780激光共聚焦购自德国ZEISS公司。

实施例1、合成生物膜抑制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0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