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91490.4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5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储险峰;王洪林;张国红;江剑飞;王青林;汪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雄峰矿山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E06B5/12;E06B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难 防护 密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耐压防爆门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轻质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始终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客观因素的威胁,部分矿井还出现了地热、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新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区域环境可能存在高温、高湿、高粉尘飞扬、高瓦斯浓度、腐蚀性气体,致灾因素多、危险等级高,灾变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很大。国家下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规定。加大了安全监督和救护装备的添置要求。作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救护装备中避难硐室是重点推广的装备设施,避难硐室可为逃生人员提供一个保障生命安全的密闭空间,作为生命保障的第一道关卡-避难硐室的防护密闭门,直接关系着进入避难硐室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是能否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安全脱离矿难的第一道保障,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实现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若要提高结构抗爆能力,主要以加厚门板用料,或减小门板尺寸,或加大门板背部横纵矩形加强筋截面面积等方式实现,虽然也能提高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因用钢量大,存在产品重量大,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轻质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解决了现有避难硐室防护门重量较重,用材消耗较多的问题,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门体有多个钢板叠加构成,同样厚度的门体节省材料,质量较轻,多个钢板之间设有螺杆连接,钢板与多个螺栓连接为一体,组成的门体牢固,抗压力强,如果当外层钢板被挤压变形需要打掉多个螺栓的螺纹,这样对挤压的压力起到削弱缓冲的作用,提高门体防爆的安全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包括门体,门体内壁边缘设有橡胶密封圈,门体中间设有操作手柄,操作手柄上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连杆连接,操作转动时,通过连杆将橡胶圈压紧密封,所述的门体有多个钢板依次叠加成形,每个所述的钢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多个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邻钢板之间设有2-10cm空隙,螺栓与最后一层钢板之间密封焊接,多个钢板组成的门体整体外围通过钢板密封焊接连接。
相邻所述的钢板之间空隙设有纵向和横向的固定挡板。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门体有多个钢板叠加构成,同样厚度的门体节省材料,质量较轻,多个钢板之间设有螺杆连接,钢板与多个螺栓连接为一体,组成的门体牢固,抗压力强,如果当外层钢板被挤压变形需要打掉多个螺栓的螺纹,这样对挤压的压力起到削弱缓冲的作用,提高门体防爆的安全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轻质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包括门体1,门体1内壁边缘设有橡胶密封圈,门体中间设有操作手柄2,操作手柄上设有传动机构3,传动机构与连杆4连接,操作转动时,通过连杆将橡胶圈压紧密封,所述的门体有多个钢板5依次叠加成形,每个所述的钢板上均设有多个螺栓连接孔501,多个钢板之间通过螺栓6连接,相邻钢板之间设有2-10cm空隙,螺栓与最后一层钢板之间密封焊接,多个钢板5组成的门体整体外围通过钢板密封焊接连接。门体有多个钢板叠加构成,同样厚度的门体节省材料,质量较轻,多个钢板之间设有螺杆连接,钢板与多个螺栓连接为一体,组成的门体牢固,抗压力强,如果当外层钢板被挤压变形需要打掉多个螺栓的螺纹,这样对挤压的压力起到削弱缓冲的作用,提高门体防爆的安全型。相邻所述的钢板5之间空隙设有纵向和横向的固定挡板7,进一步提供了门体抗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雄峰矿山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雄峰矿山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1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烟囱效应的热空气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动态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