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3202.9 | 申请日: | 2014-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锋;孟咸锋;杨洋;井治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2 | 分类号: | F01P1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漏斗技术领域,尤其指代一种适用于单缸柴油机水箱上的节水漏斗。
背景技术
单缸水冷柴油机采用的冷却方式是蒸发式水冷,目前单缸柴油机在满负荷工况运行过程中,水箱中水处于沸腾状态,且单缸柴油机的本身震动大导致水箱中水的损耗相当部分是直接溅出水箱而不是通过蒸发的方式,这样使得水箱中水的损耗非常快。当单缸柴油机配套在微耕机或拖拉机上时上述的情况更加明显。
现有的市面产品中,有在水箱漏斗简单增加一层,使漏斗中间形成一个腔室,上下两层的出水孔错开形成一个弯道。这种方法固然能够减少水直接溅出水箱,但存在效果不明显问题,还是会有大量水直接溅出;另外,水箱漏斗通过复杂的多回道结构可以减少水直接溅出水箱,但存在零部件数量多,制造、组装、拆卸较为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漏斗,降低了单缸柴油机高工况情况下由于水的沸腾以及单缸柴油机的震动导致水箱水大量直接溅出水箱的问题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节水漏斗,其由水箱漏斗本体和折弯钢板构成,水箱漏斗本体固定于水箱上,该水箱漏斗本体的底面设有出水孔及固定孔;该折弯钢板的一端设有通孔,与上述固定孔相对应,二者配合一个固定件将折弯钢板固定于水箱漏斗本体的底面上,折弯钢板位于出水孔的正下方,且折弯钢板的折弯部完全遮挡上述的出水孔,在自由状态下折弯钢板的折弯部与出水孔之间有一可压缩的预行程。
优选地,上述的固定件为螺栓或抽芯铆钉。
本发明的节水漏斗,通过在水箱漏斗本体的出水孔处安装折弯钢板,具有弹性的折弯钢板与出水孔之间有一可压缩的预行程,当水箱中水沸腾时,溅出的水以及水蒸气首先顶到折弯钢板,使折弯钢板与水箱漏斗本体的出水孔之间闭合,减小了出水孔的空间,从而使水箱中水无法直接溅出水箱,减少水箱中水的损耗,延长了两次加水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案的设计结构布置简单、安装方便。
2.自由状态下折弯钢板处于开口状态,能够方便快速的给水箱加满水,提高工作效率。
3.水箱水沸腾情况下,水蒸气能顶住折弯钢板,使水箱漏斗本体的出水孔与折弯钢板之间的行程缩小,能够有效的减小水箱中水由于沸腾以及震动而导致溅出水箱。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节水漏斗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节水漏斗受到水蒸气作用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节水漏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折弯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本发明水箱漏斗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节水漏斗,其由水箱漏斗本体1和折弯钢板2构成,水箱漏斗本体1固定于水箱(图中未作示意)上,该水箱漏斗本体1的底面11(靠近上述水箱的一端面)设有出水孔12及两个固定孔13(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其他个数);该折弯钢板2的一端设有两个通孔21,与上述固定孔13相对应,二者配合螺栓3将折弯钢板2固定于水箱漏斗本体1的底面11上,本实施例中为了配合螺栓3的使用,于固定孔13内设有螺母14;折弯钢板2位于出水孔12的正下方,且折弯钢板2的折弯部22完全遮挡上述的出水孔12,在自由状态下折弯钢板2的折弯部22与出水孔12之间有一可压缩的预行程,该预行程指代水蒸气或沸腾水接触折弯钢板2后使得折弯部22受力变形产生的形变位移。
所述的折弯钢板2具有弹性,当受到水蒸气或沸腾水施加的外力结束后,自动恢复初始的自由状态,即折弯钢板2从设有通孔21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远离水箱漏斗本体1的底面11。
本发明的节水漏斗,通过在水箱漏斗本体1的出水孔12处安装折弯钢板2,具有弹性的折弯钢板2与出水孔12之间有一可压缩的预行程,当水箱中水沸腾时,溅出的水以及水蒸气首先顶到折弯钢板2,使折弯钢板2与水箱漏斗本体1的出水孔12之间闭合,减小了出水孔12的空间,从而使水箱中水无法直接溅出水箱,减少水箱中水的损耗,延长了两次加水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3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