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金属和电介质层制成的红色的全方向结构色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3385.4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D·班纳吉;张敏娟;石井正彦;周丽琴;加藤有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宋岩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电介质 制成 红色 方向 结构 | ||
公开了由金属和电介质层制成的红色的全方向结构色。一种显示红色的全方向结构色的多层叠层。该多层叠层包括反射体层、遍及反射体层延伸的电介质层以及遍及电介质层延伸的吸收层。电介质层反射超过70%的具有大于580纳米(nm)波长的入射白光。另外,吸收层吸收超过70%的具有小于580nm波长的入射白光。结合起来的话,反射体层、电介质层和吸收层形成全方向反射体,该全方向反射体反射这样的电磁辐射的窄带:其具有580nm至680nm之间的中心波长、具有小于200nm宽的宽度以及当该反射体被从0和45度之间的角度观看时小于100nm的色移。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3年6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913,402的部分继续(CIP),申请13/913,402接着是2013年2月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760,699的CIP,申请13/760,699接着是2012年8月10 日提交的13/572,071的CIP,申请13/572,071接着是2011年2月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021,730的CIP,申请13/021,730接着是2010 年6月4日提交的申请12/793,772的CIP,申请12/793,772接着是2009年2 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2/388,395的CIP,申请12/388,395 接着是2007年8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1/837,529(美国专利7,903,339)的CIP。2011年2月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 13/021,730也是2007年8月12日提交的11/837,529(美国专利7,903,339)的CIP。2013年2月6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3/760,699也是2009 年5月18日提交的12/467,656的CIP,上述所有申请的全文内容通过引用被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方向结构色(omnidirectional structural color),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由具有吸收体层和电介质层的多层叠层 (multilayer stack)提供的红色的全方向结构色。
背景技术
用多层结构制成的色料(pigment)是已知的。另外,呈现或提供高色度的全方向结构色的色料也是已知的。然而,这种现有技术的色料需要多达39个薄膜层以便获得希望的颜色特性。
要领会的是,和薄膜多层色料的生产相关的成本与所需的层数成比例。因此,和使用电介质材料的多层叠层来进行的高色度全方向结构色的生产相关的成本可能过高。所以,需要最小数量的薄膜层的高色度全方向结构色是合意的。
发明内容
可提供红色的全方向结构色的多层叠层被提供。多层叠层包括反射体层、遍及(across)反射体层延伸的电介质层以及遍及电介质层延伸的吸收体层。电介质层结合反射体层反射超过70%的具有大于 550纳米(nm)的波长的入射白光。另外,吸收体层吸收超过70%的具有一般小于550nm的波长的入射白光。结合起来的话,反射体层、电介质层和吸收层形成这样的全方向反射体:(1)其反射具有550nm 至700nm之间的中心波长和小于200nm宽的宽度的可见电磁辐射的窄带(反射峰或带);(2)当该全方向反射体被从0度和45度之间的角度观看时其具有小于100nm的色移(color shift)。在一些实例中,被反射的可见电磁辐射的窄带的宽度小于175nm,优选为小于 150nm,更优选为小于125nm,并且再更优选为小于100nm。
反射体层具有50nm至200nm之间的厚度并且由诸如铝、银、铂、锡以及它们的合金等金属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33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