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肺经风热型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3610.4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945;A61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2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肺经风热型 慢性 鼻窦炎 外用 中药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肺经风热型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肺经风热型慢性鼻窦炎主症为鼻流浊涕,色黄腥秽,鼻塞不闻香臭,鼻涕黄或量多,发热或伴头痛,咽喉不利,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有引起颅、眼、肺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改变,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低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加局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喷雾治疗,但长期应用可出现:1.气道:局部刺激、轻微的血性分泌物、鼻出血,鼻中隔穿孔和黏膜溃疡。2.皮肤:荨麻疹、皮疹、皮炎、瘙痒等速发或迟发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皮疹、皮炎、血管性神经水肿和瘙痒等副作用且效果较差。而应用中药外涂则可取到较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本兼治、众药综合治疗肺经风热型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肺经风热型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按照以下制备工艺制成:
鲜连钱草10g、鲜鱼腥草10g、鲜半边莲10g、鲜薄荷叶10g、鲜败酱草10g、鲜金荞麦10g、醋制延胡索50g、瓦楞子100g、马勃50g、射干50g、木蝴蝶150g、络石藤100g、煅石膏100g、珍珠10g、冰片3g、苍耳子50g、辛夷30g、黄芩100g、黄柏100g、虎杖100g、桃仁100g、金银花100g、大青叶100g、连翘120g、牛蒡子50g、蝉蜕100g、升麻50g、浮萍50g、五倍子50g、白僵蚕100g、党参50g、白花蛇舌草50g、白薇100g、芒硝100g、红大戟30g、丝瓜络60g、穿山龙60g、诃子60g、甘草30g、血竭10g、乳香20g、没药20g;
制备工艺为:将所述的中草药的根茎、果实、种子等经过清洗,烘干工艺,在无菌、无尘的条件下按以下步骤制备:
(1)将辛夷30g、黄芩100g、黄柏100g、虎杖100g、桃仁100g、金银花100g、大青叶100g、连翘120g、牛蒡子50g、蝉蜕100g、升麻50g、浮萍50g、五倍子50g、白僵蚕100g、党参50g、白花蛇舌草50g、白薇100g、芒硝100g、红大戟30g、丝瓜络60g、穿山龙60g、诃子60g、甘草30g、苍耳子50g浸泡于5000ml水中半小时,然后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沸后20分钟,漉出煎液;第二次煎煮沸后10分钟,漉出煎液;然后合并两次煎液浓缩至1000ml,加入1g苯甲酸钠,混匀后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备用;
(2)将醋制延胡索100g、瓦楞子100g、马勃50g、射干50g、木蝴蝶150g、络石藤100g混匀后碎成细粉,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后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备用;
(3)将煅石膏100g、珍珠10g、冰片3g、血竭10g、乳香20g、没药20g研成细粉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备用;
(4)鲜连钱草10g、鲜鱼腥草10g、鲜半边莲10g、鲜薄荷叶10g、鲜败酱草10g、鲜金荞麦10g捣成泥状;
(5)用时取工艺(1)中制备的备用液50ml,工艺(2)中制备的备用药粉55g和工艺(3)中备用药粉17g溶解混匀,再加入工艺(4)中捣成泥状的药泥,搅拌均匀制成最终药膏。
本发明通过对合谷穴、迎香穴、风池穴、大杼穴、风门穴、肺腧穴、天突穴、列缺穴、手三里穴、足三里穴施以药膏外敷,并将少许以消毒药棉薄裹之塞入患侧鼻孔。每日早晚一次,并每次敷药后按摩腧穴20分钟,15天为一疗程。其治疗利用了中医穴位贴敷、按摩的治疗机理:中医认为,经络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能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中药膏外敷腧穴,并加以按摩:一方面可对人体的穴位产生刺激,激发经络的功能,调和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机能,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整机体与外在环境的平衡,并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的渗透和按摩的促进渗透作用,药物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症状,治愈疾病,并且中药贴敷还具有以下优点:1.小剂量的药物,可产生较强的治疗效果,2.中药膏外敷治疗简、便、灵、验、安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悦,未经张景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3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化癥散积颗粒制剂及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