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翻倒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4154.5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1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尹晓霞;闫利青;邓承佯;吉先武;梁浩;吴根林;徐环宇;付杰斌;陈里根;胡定红;李伟东;熊懿;王斌;张伟;陈龙辉;王智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翻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防翻倒结构,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速飞机飞行高度低、机场条件差,由于重心在起落架前,因而在飞机降落或起飞过程中极易受到扰动,飞机有可能出现翻倒的情况。而一旦飞机发生翻倒,机身钢结构就会承受极大地极限载荷情况,甚至出现大变形甚至发生折断,这样就无法满足飞机的技术要求和客户的经济要求,同时也会对驾驶员以及飞机的安全性带来很大威胁,进而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翻倒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防翻倒结构,该结构的钢构架分为油箱区域钢构架、料箱区域钢构架和座舱区域钢构架三部分;
在所述座舱区域钢构架座舱段有斜横杆钢管与座舱区域钢构架形成三角形结构Ⅰ;
斜横杆钢管、座舱区域钢构架与驾驶舱相连构成三角形结构Ⅱ。
该结构的座舱顶部为平面型座舱顶部。
述平面型座舱顶部由直钢管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座舱钢构架区域两侧对称增添斜横杆用以加固整体结构,从而克服了原有四边形设计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平衡应力分布,增加了钢构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改进原有坐舱顶部设计,由原有的点接触改进为面接触,用以减少翻倒时与地面接触瞬间的压强,在飞机机身翻倒时能够保护驾驶员不受到伤害。本发明用于通用飞机、农林飞机等低速飞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身钢构架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斜横杆钢管, 2.座舱区域钢构架,3.料箱区域钢构架,4.油箱区域钢构架;
图2是I面局部示意图;
其中:1.斜横杆钢管,2. 座舱区域钢构架,6.三角形结构Ⅰ,7.四边形结构;
图3是A向示意图;
其中:1.斜横杆钢管,2.座舱区域钢构架,8.驾驶舱,9三角形结构Ⅱ。
图4是B向示意图;
其中:10.弧形座舱顶部,11. 平面型座舱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钢构架分为油箱区域钢构架4、料箱区域钢构架3和座舱区域钢构架2三部分。
钢构架设计主要集中在座舱区域钢构架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图2显示座舱段增添了一根斜横杆钢管1,与座舱区域钢构架2形成三角形结构Ⅰ6从而加固了原有的四边形座舱结构7,从而平衡了受力分布,增加了钢构架受载时的稳定性。
图3显示机身两侧增加的斜横杆钢管1、座舱区域钢构架2与驾驶舱8相连构成三角形结构Ⅱ9,从而加强了驾驶舱8与机身座舱区域钢构架2的连接强度。
座舱顶部设计改进则如图4所示,顶部原设计为弧形座舱顶部10,改进后的顶部设计将原有的弧形钢管替换为直钢管,使得整体的座舱顶部设计改进为平面型座舱顶部11来增加了机身翻倒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压强来增加整体钢构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4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