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两用型变频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410695056.3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4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光;邓海军;毛黎明;徐庭元;陈超;冯亮;曾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4;H01B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两用 变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两用型变频电缆。
背景技术
变频电缆的屏蔽多为金属编织层,这层金属编织层作用主要作用为:1、屏蔽:屏蔽主要是防止外部电磁干扰对电缆本身电流传输产生影响,或者导体传输电流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对外部的影响;2、作接地用:电缆的屏蔽层是金属层包在绝缘外,如果绝缘击穿导致漏电,金属屏蔽层可以有效的使得漏电电流屏蔽接入地下。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当电缆缆芯为两芯及以上时,电缆的外径比没有屏蔽层的电缆外径大,重量重,不适合人工敷设。屏蔽层只能作为屏蔽和接地,屏蔽层的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体积小、重量轻、需要屏蔽的场合使用的屏蔽两用型变频电缆。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屏蔽两用型变频电缆,包括位于电缆中心的导体,导体外依次挤包低介损内、外绝缘层,低介损内、外绝缘层之间绕包第一包带以及铜丝编织层;再在低介损外绝缘层外编织铜丝屏蔽层;再在铜丝屏蔽层外再绕包第二包带,在电缆最外层外挤包外护套。
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层为铜丝屏蔽层。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导体与金属屏蔽层的横截面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新的结构降低电缆重量,减少了外径,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同时不改变电缆的使用特性。电缆的整体柔软性与非编织的相比要好,其横截面与导体横截面相同。其作用有两方面:一、由于第一屏蔽层是金属铜丝制成,因此,可以对导体起到屏蔽的作用,并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屏蔽层,节省了材料;另一方面该屏蔽层横截面与导体相同,可以作为动力线芯使用,并列结合的同截面两芯线相比,具有外径小的优点;另外本发明结构与原有两芯结构相比不需要用到填充材料,期重量更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屏蔽两用型变频电缆,包括位于电缆中心的导体1,导体1外依次挤包低介损内、外绝缘层2、5,低介损内、外绝缘层2、5之间绕包第一包带3以及编织编织层4;再在低介损外绝缘层5外编织金属屏蔽层6;再在金属屏蔽层6外再绕包第二包带7,在电缆最外层外挤包外护套8。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5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