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刹车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5057.8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7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连华侨;彭鑫;李小磊;候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七天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5 | 分类号: | F16D55/225;F16D1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刹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式刹车机构,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机动车刹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刹车钳其工作原理是刹车油注入钳身与活塞的空间里,推动活塞,同时推动刹车片双向抱紧刹车盘,使车轮停止转动。此类刹车钳在工程机械上使用很广。
但是当刹车钳安装不恰当,如刹车片与刹车盘不平行,这样启动刹车的时候,刹车片受力大,会贴着刹车盘,活塞与刹车片的配合将不在是面与面配合,而是点配合。因此活塞会通过密封圈与活塞孔的预留配合间隙自我调整,但是这样活动久了后,密封圈磨损严重,会产生漏油现象。如果刹车力不足以使得刹车片完全贴紧刹车盘的时候,那这样会造成刹车片由点磨损慢慢到面磨损,减少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刹车片表面将是倾斜的。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刹车钳的刹车机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动式刹车机构,可以实现活塞自我调节,保证了刹车片与刹车盘都是面与面配合,刹车效果更好,延长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活塞头与刹车片是面与面接触,增大了施力面积,活塞体不会受到活塞头变化而产生倾斜,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浮动式刹车机构,其用于刹车钳内并与刹车盘上的刹车片配合实现刹车,该刹车机构活塞及密封圈,其中:
活塞,其位于刹车钳的活塞孔内,该活塞包括活塞体及活塞头,所述活塞体位于刹车钳内,活塞体外部设置有钢珠,而该钢珠与活塞头配合连接,形成能与刹车片实现万向浮动配合的浮动活塞构架;
密封圈,其套设与活塞体上并位于刹车钳的活塞孔内,形成刹车钳与活塞体之间的密封构架。
进一步,所述钢珠被包裹于万向定位槽内,而该万向定位槽是活塞体及活塞头相对位置开设的弧形凹槽配合形成。
进一步,所述活塞头与活塞体之间设置有防护圈,从而形成对活塞头与活塞体连接的保护结构。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嵌设于刹车钳活塞孔内壁的凹槽内,并与活塞体侧壁配合,形成活塞体与刹车钳之间的密封结构。
进一步,所述凹槽为密封槽,该密封槽为下斜面设计。
进一步,所述活塞头与刹车钳之间设置有防尘圈,而该防尘圈通过卡圈固定,从而形成防尘构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活塞体、活塞头通过钢珠实现配合,活塞体上可自由摆动,形成一个万向调节式的浮动活塞总成,进而刹车片与活塞头的配合可达到完全面与面的配合状态,活塞体不会受到外部力的影响而导致倾斜,故而又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中所述的密封槽为下斜面的设计,可使高雅油挤压密封圈底部,使得密封圈膨胀与活塞体紧密配合;
3、本发明通过防尘圈套住活塞头与刹车钳,并利用卡圈固定,进而有效的减少外界泥土、粉尘对活塞的影响;
4、本发明中钢珠被包裹,形成包裹结构,使产品便于安装、定位;
5、本发明中所述的防护圈的增加,有效的保证在转移运输过程中的整体型;
6、本发明实现了“外防内挤中导正”的功能,提高了刹车钳的可靠性,增加使用寿命,且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一种浮动式刹车机构,其用于刹车钳1内并与刹车盘2上的刹车片3配合实现刹车,该刹车机构活塞及密封圈9。
前述活塞分为活塞体4和活塞头6,密封圈9套在活塞体4上;所述刹车钳1内设有活塞孔,套有密封圈9的活塞体4安装在活塞孔内,活塞头6安装在活塞体4上,刹车片3设置在活塞头6与刹车盘2之间;形成一个万向调节式的浮动活塞总成,进而刹车片3与活塞头6的配合可达到完全面与面的配合状态,活塞体4不会受到外部力的影响而导致倾斜,故而又延长了密封圈9的使用寿命。
前述钢珠5被包裹于万向定位槽内,而该万向定位槽是活塞体4及活塞头6相对位置开设的弧形凹槽配合形成,使产品便于安装、定位。
前述活塞头6与活塞体4之间设置有防护圈10,从而形成对活塞头6与活塞体4连接的保护结构;所述的防护圈10的增加,有效的保证在转移运输过程中的整体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七天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七天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5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