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湿热型痔疮的外用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6085.1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卫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卫进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热 痔疮 外用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湿热型痔疮的外用中药配方,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湿热型痔疮常见有:患者体内湿气、热邪较重,常表现为肛门坠胀灼痛,便血,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数。
发明内容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湿热型痔疮的外用中药配方。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治湿热型痔疮的外用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槐角20-30克,蒲公英30-40克,菊花15-20克,紫花地丁30-40克,连翘30-35克,土茯苓20-30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将槐角,蒲公英,菊花,紫花地丁,连翘,土茯苓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800克,恒温煎煮1小时,留液去渣即可;每日熏洗1次。
本发明提供的治湿热型痔疮的外用中药配方,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治湿热型痔疮的外用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槐角30克,蒲公英40克,菊花15克,紫花地丁40克,连翘35克,土茯苓30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将槐角,蒲公英,菊花,紫花地丁,连翘,土茯苓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水1800克,恒温煎煮1小时,留液去渣即可;每日熏洗1次。本发明提供的治湿热型痔疮的外用中药配方,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卫进,未经蔡卫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6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中药
- 下一篇: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