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普朗尼克F127和甘薯茎筛选杀线虫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7113.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容燕;陈书龙;李秀花;高波;马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胡长远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尼克 f127 甘薯 筛选 线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筛选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普朗尼克F127和甘薯茎筛选杀线虫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线虫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病原物之一,每年给世界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植物线虫的防治方法包括抗病品种、轮作、水淹、曝晒、生物防治等(Roland N.P.等.Plant Nematology,CABI Publishing.2013.),但化学防治依然是快速、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深受农民的青睐。
传统的杀线虫剂筛选多以秀丽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为测试对象,评价供试药剂对该线虫的毒力(Ohba K等.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1984,9:91-96)。目前商品化的杀线虫剂均是以该筛选模式进行初筛获得的,在初筛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植物寄生线虫为测试对象,分别以浸渍法、盆栽法以及田间试验等进行复筛与验证。
杀线虫剂对线虫的作用方式有多种(Kearn J等.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2014),但由于线虫的抗逆性较强,对药剂多不敏感,一般情况下杀线虫剂对线虫的致死作用较差,杀线虫剂主要通过抑制卵孵化、抑制线虫迁移、控制线虫侵入、抑制线虫发育等复合作用来达到控制线虫的目的(邹雅新等.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34(5):78-81)。浸渍法是筛选杀线虫剂的主要方法,也是我国测试杀线虫剂生物活性的标准方法(NY/T 1833.1-2009)。但浸渍法仅能够测试药剂对线虫的致死作用,而无法评价药剂对线虫卵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线虫活动能力、侵入能力的作用,因此浸渍法会造成对线虫具有活性物质的漏筛。
普朗尼克F127(英文名称:Pluronic F127,化学式为:(C3H6O.C2H4O)x,又名嵌段式聚醚、聚醚、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乙二醇接枝聚丙二醇、泊洛沙姆、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407等)在医学、制药以及化妆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20%~25%的普朗尼克F127在低温环境下呈液态,在常温下成半固态。由于该基质透明,线虫可在该基质内自由活动,适宜用于线虫行为研究(Ko M.P.等.Journal of Nematology,1988,20:478-485)。Ohba K等认为普朗尼克F127是适宜替代琼脂观察线虫行为的基质(Ohba K等.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1984,9:91-96);Congli等利用该基质研究番茄、拟南芥等植物对根结线虫的吸引活性(Congli W等,Nematology,2009,Vol.11(3),453-464;Ko M.P.等.Journal of Nematology,1988,20:478-485)。
经检索,没有发现利用普朗尼克F127进行杀线虫剂筛选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筛选杀线虫剂方法中存在的容易造成漏筛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普朗尼克F127和甘薯茎筛选杀线虫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普朗尼克F127和甘薯茎筛选杀线虫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质量百分比为20~40%的比例将普朗尼克F127放入蒸馏水中,置于0~6℃低温下过夜溶解,得普朗尼克F127母液;
(2)、用蒸馏水将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配制成10~1000头/mL的液体,得线虫液;
(3)、依据待测药剂的极性用丙酮或水将待测药剂溶解,然后用水稀释为质量体积比为1~20g/L的待测药剂溶液;
(4)、用质量百分比为0.1%的吐温80对步骤(3)所得的待测药剂溶液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和步骤(2)所得的线虫液一起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普朗尼克F127母液中,使普朗尼克F127的终浓度为18~30%(质量百分比),使线虫液的含量为5~100条/mL;缓慢振荡混匀,并倒入9cm培养皿中,室温下放置48~72h;
(5)、在培养皿中央插入长度为0.5~2.0cm的甘薯茎段,室温下培养3~15d,然后将甘薯茎段取出,采用浅盘法分离其中的线虫,计数;以不添加药剂处理为对照;计算待测药剂的防治效果,在待测药剂的防治效果大于20%时,即说明待测药剂在该测试浓度下对线虫具有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7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三维立体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噻唑烷二酮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