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7588.0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闫渊;许灵军;付吉祥;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5 | 分类号: | H04B7/15;H04B1/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直放站 天线 隔离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包括:当回传天线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时,将下行信号的中心频点从第一频点转换成第二频点,并通过接入天线将完成增益调整的、且中心频点为第二频点的下行信号发送给终端;当接入天线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信号时,将上行信号的中心频点从第二频点转换为第一频点,并通过回传天线将完成增益调整的、且中心频点为第一频点的上行信号发送给基站;其中,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均为基站的同一工作频段中所包含的频点,且所述第一频点和所述第二频点之间的频率间隔不小于所述基站的工作带宽。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直放站天线的隔离方法及无线直放站。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信号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发生衰减,因此小区边缘用户和盲区用户由于信号较弱,性能较差。为了解决弱覆盖和深度覆盖问题,在目前2G现网中广泛使用了直放站(Repeater)改善覆盖。无线直放站是对移动通信信号直接放大的一种同频中继站。它不改变原信号的频率,也不对信号所携带的信息作任何处理。图1为无线直放站信号处理示意图,和在长期演进先进发布版本10(LTE-A Rel-10,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Release10)中广泛讨论并决定引入的层3中继站不同,如图1所示,无线直放站的信号处理过程只有1跳,也就是说,在下行方向,无线直放站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在上行方向,无线直放站接收UE发送的上行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基站。
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系统中,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分别使用不同的频段,即是采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的双工方式。因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频段与方向不同,所要求的信号强度也不同,因此无线直放机必须具备对上下行信号分别进行处理的能力,即上行和下行信号分别采用两套独立的收发通路。
由于无线直放站是同频放大信号,在下行方向,接入天线发射出去的信号,通过空间隔离耦合回到回传天线,然后被无线直放站再次放大,通过接入天线发射出去,这就形成了一个正激励反馈。假设接入天线处初始发射功率为P1,回传天线与接入天线间的隔离度为CL,无线直放站的放大增益为G,则由于此一次正反馈导致接入天线处增大的发射功率为(P1-CL+G)。此过程不断循环重复,导致无线直放站的接入天线处的发射功率不断增大,下行功放迅速饱和,无线直放站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会烧毁器件,从而导致自激问题发生。
为了避免无线直放站发生自激,需要无线直放站的回传天线与接入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远大于放大增益,即CL>>G,从而使得(P1-CL+G)的值相比P1本身可以忽略。一般的,工程经验值表明,当隔离度比增益高15dB以上时,不会产生自激问题。因此,在无线直放站的放大增益已经设计确定好的情况下,在部署直放站时,需要满足隔离度要求。
类似的,在上行方向,回传天线发射出去的信号,被接入天线收到后放大同样会产生自激问题。但一般的,上行放大增益小于等于下行放大增益,并且隔离度在上下行方向上是一样的,因此,如果在下行方向上避免自激产生,在上行方向上也不会产生自激。图2为无线直放站的隔离度和自激示意图。
如上所述,在部署直放站时,要求回传天线与接入天线间的隔离度比放大增益至少大15dB,比如,假设放大增益为65dB,则最小隔离度需求为80dB。一般的,可以通过回传天线与接入天线之间的空间隔离来实现,例如:将回传天线与接入天线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均上拉开一段距离,尤其是保证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距离。
但在实际部署中,如果仅通过空间隔离来满足隔离度要求,会给部署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要求在水平方向上回传天线与接入天线要求间隔4米以上。因此,为了便于无线直放站的部署,除了空间隔离,还可以考虑其他方面的隔离,一般地,降低隔离度需求的传统方案包括如下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7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