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除霜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7704.9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卢礼华;陈文仙;荣升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除霜 风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空调风道结构,尤其涉及车辆除霜结构风道。
背景技术
汽车在关闭车窗行驶时,会由于内外温差在车窗内壁凝结水珠,从而影响驾驶员视线,因此车辆上均配备有除霜结构,向玻璃吹风,以去除车窗表面的水珠,但由于内部风道结构,除霜模式下吹风会产生大量噪音,并且由于风道结构不合理,导致出风不均匀,影响除霜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降低除霜噪音,提高除霜效果的风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辆除霜风道结构,风道设有“品”字形布置的空腔结构,分别为上部的前除霜空腔,以及两侧的侧除霜空腔,所述空腔结构底部连通汽车空调出风口,侧除霜空腔通过侧除霜风管连通侧除霜风口,所述前除霜空腔连通前除霜风口,所述前除霜空腔两侧延伸出前除霜导流板与前除霜风口外端连接并构成导风腔体。
所述导风腔体呈向外端逐渐变小的结构。
所述空腔结构外部包裹有隔音棉。
所述侧除霜风管由侧除霜空腔至侧除霜风口呈向逐渐变小的结构。
所述侧除霜风管内设有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的导流板。
所述侧除霜空腔内设有可转动分风板,所述分风板竖直设置侧向摆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合理分配除霜出风,降低出风噪音,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除霜风道结构原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出风口;2、前除霜空腔;3、侧除霜空腔;4、侧除霜风管;5、前除霜导流板;6、分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风道设有“品”字形布置的空腔结构,包括前除霜空腔2,以及位于其两侧的侧除霜空腔3,通过空气结构,可以合理过渡进入的空调风,降低风噪,并通过“品”字形布置结构合理分配风量。
空腔结构底部连通汽车空调出风口1,侧除霜空腔3通过侧除霜风管4连通侧除霜风口,前除霜空腔2连通前除霜风口,前除霜风口为两个长条形对称设置的出风结构,由于结构过长,为确保均匀出风,前除霜空腔2两侧延伸出前除霜导流板5与前除霜风口外端连接并构成导风腔体,导风腔体呈向外端逐渐变小的结构,这样能够保证末端出风的风速和风量。
侧除霜风管4由侧除霜空腔3至侧除霜风口呈向逐渐变小的结构,并且侧除霜风管4内设有沿空气流通方向设置的导流板,且在空腔结构外部包裹有隔音棉,通过上述结构配合,可以降低空气流通的噪音,提高乘坐舒适性。
为合理控制出风量,侧除霜空腔3内设有可转动分风板6,分风板6竖直设置侧向摆动,这样可以控制由侧除霜空腔3流向侧除霜风管4的风量,从而控制前、侧出风的出风比例,分风板6可以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旋转档位,从而使驾驶员根据需要调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7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向型汽车除霜风管
- 下一篇:一种判断发动机防盗配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