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闭合枪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8164.6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驰;丁瑞芳;王春玲;王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68 | 分类号: | A61B17/0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闭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闭合枪,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微创手术。微创手术一般只需要在病人的身体上开几个小孔,将切除、缝合组织及辅助的器械从小孔中伸入病人体内进行手术。微创手术给病人带来的创伤小,病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目前,腔镜手术的缝合方式主要是腔镜下针持缝合。但是针缝方式在操作难度和安全性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腔镜手术后,穿刺孔必须关闭,然而目前穿刺孔关闭的操作难度非常大。如果穿刺孔不能完全关闭,术后很容易产生切口疝并发症,同时切口感染的风险也大幅提高。由于微创手术的穿刺孔尺寸很小且精度要求高,需要其它人先从其它微创切口处使用另外的手术钳协助伤口两侧的组织推合到足够近再进行缝合,因此需要多人协调配合操作,才能关闭穿刺孔。尤其是需要缝合腹腔或者胸腔的深层伤口的最内一层,以及脂肪层很厚的肥胖病人的伤口时,更需要将另外的手术钳在其它微创切口处从内部封闭切口的内层,关闭穿刺孔的操作难度更大。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直肠癌根治手术、妇科盆腔手术和低位直肠癌手术中,打开盆底后的盆底重建尤其重要,如果不能有效封闭伤口,容易造成小肠部分坠入盆腔。盆腔附近组织张力较大,目前必须使用腔镜下针持缝合的方法来重建盘底。然而缝针是利器,在使用过程中对周围血管以及肠壁误伤的风险很高,且缝合打结的操作非常复杂,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创伤且操作简单的组织闭合枪。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闭合枪,能够闭合穿刺孔,并利用封闭钉封闭穿刺孔周围的组织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杆;套设于内杆外部的套筒,套筒和内杆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以及设置在内杆和套筒之间能够跟随套筒一起滑动的激发单元。
其中,内杆的上段被分割为左右两个钳脚,两个钳脚能从套筒中伸出并张开一定角度,套筒向前滑动能够再次闭合张开的两个钳脚。两个钳脚的前端内侧面上设置有对向开口的钉槽,钉槽能够可拆卸的卡住封闭钉。
激发单元具有位于套筒前端内侧面且对向设置的两个激发块;以及连接在每个激发块下方露出套筒下端外壁的激发手柄,激发块与钉槽对应且能激发封闭钉,激发手柄用于控制激发块。
另外,在本发明的组织闭合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激发单元为激发夹钳,激发夹钳具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中部均沿内杆的外壁面延伸且互相交叉,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交叉处转动连接,
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前端分别形成左激发块和右激发块,后端分别形成右激发手柄和左激发手柄,右激发手柄和左激发手柄分别从套筒下端两侧的开口伸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组织闭合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内杆的下端设置有握把,握把从套筒下方伸出。
另外,在本发明的组织闭合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钳脚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对两个钳脚的末端施加向外面撑开的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组织闭合枪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钳脚的前端外侧面设置有与钉槽连通的激发槽,激发槽的宽度小于钉槽的宽度,激发槽与激发块相匹配。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组织闭合枪,因为设置有钉槽的两个钳脚能够被套筒闭合,使得整个装置的尺寸缩小,能被更小的穿刺孔容纳,所以不需要在病人身体上开尺寸较大的穿刺孔,从而减少对病人的伤害;
另外,由于两个钳脚能够根据需要闭合的组织间隙,从套筒中张开一定角度,因此能抓取穿刺孔两侧的组织层,接着套筒向前滑行,又能闭合张开的两个钳脚,向中间抓合两侧的组织层,实现穿刺孔的关闭;而且由于本发明两个钳脚是通过套筒向前滑动来闭合,因此钳脚的张开角度不受限制,比现有封闭钳更大,从而不需要其它人先从其它微创切口处使用另外的手术钳协助伤口两侧的组织推合到足够近再进行缝合,省去了多人协调配合的难度,使闭合更加简单方便,特别是直接从外侧闭合封闭深层伤口和肥胖病人的伤口,使得操作难度降低的效果尤为明显;
另外,由于两个钳脚设置有对向开口的钉槽,钉槽能够可拆卸的卡住封闭钉,而且与钉槽对应的激发块能够激发封闭钉,因此封闭钉被激发后能够钩住组织,起到封闭穿刺孔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封闭张力较大的组织,而不需要在伤口附近持续缝针,从而减少了对病人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组织闭合枪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8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