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提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8484.1 | 申请日: | 2014-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4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魏光鹏;李保臣;张丕珍;安宏雷;张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022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提升 | ||
本发明涉及制药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提升机。该胶囊提升机包括供料箱体、供料调节单元、供料管、接料管、供气单元、提升输送管、卸料单元及控制单元,供料箱体内的胶囊通过供料管进入接料管内,接料管的一端与供气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提升输送管的下端连接,供气单元向接料管供气,将从供料管进入接料管内的气囊吹入提升输送管,然后气囊提升后经卸料单元出料,控制单元控制供料调节单元和供气单元,从而将吹入接料管内气流的气压和速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使胶囊在气力输送的过程中处于稀相流态,这样,可以实现连续供料,上囊能力强,囊体与囊帽不会分离,气囊在输送过程中不易出现废品,且本发明的胶囊提升机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提升机。
背景技术
早先,在医药生产方面,空胶囊的加料仍然采用人工加料的方式,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发展成熟,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性应用胶囊充填机以来,其加料技术经过了几个过程:从原来人工爬梯倒胶囊到输送带输送,从桶式提升到螺旋上料机,再到气力输送上料。
然而上述胶囊输送方式均存在着相应的缺陷。原人工爬梯倒胶囊的方式,不仅需要工人反复爬梯、反复装倒胶囊,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新型大产量充填机速度的需要,同时,过滤装置极易堵塞或损坏造成过滤效果不良;桶式提升与螺旋上囊相对设备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上囊的距离有限,不能满足场地要求;真空上囊方式上囊距离有限,上囊一般是不连续的,上囊能力有限,空胶囊在真空状态下会发生变形,容易导致囊体与囊帽过早的分离而导致废品的增加。
随着胶囊充填机的不断改进、创新,填充胶囊的速度不断提高,开发一种上囊能力大、废品率低、操作简单、占地空间小的胶囊提升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囊提升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提升机以解决现有的胶囊输送方式存在的上囊能力有限、废品率高、结构复杂和占地空间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囊提升机,其包括供料箱体、供料调节单元、供料管、接料管、供气单元、提升输送管、卸料单元及控制单元,供料调节单元设置在供料箱体的侧部,供料箱体通过供料管与接料管的侧壁连接,接料管的一端与供气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提升输送管的下端连接,提升输送管的上端与卸料单元连接,供气单元和供料调节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供料箱体底部具有倒锥形料斗,倒锥形料斗的底端与供料管连接。
其中,所述供料调节单元包括相连接的调节板和驱动气缸,调节板设置在倒锥形料斗的下料口处。
其中,所述供料管为斜管。
其中,所述接料管靠近供气单元的位置开设有通气口。
其中,所述接料管上开设通气口的位置套设有环形网罩。
其中,所述卸料单元包括三通接头和出料弯管,所述三通接头的左端口与提升输送管连接,右端口设置有闷板,下端口与出料弯管连接,所述闷板上均布有小孔。
其中,所述供气单元包括气源、调压过滤器和喷嘴,所述气源和喷嘴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调压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气源和喷嘴之间的管路上,所述喷嘴与所述接料管连接。
其中,所述调压过滤器和所述喷嘴之间的管路上依次设置有开关电磁阀和节流阀;所述调压过滤器和所述开关电磁阀之间的管路上设置Y型接头,驱动气缸与Y型接头连接,且驱动气缸与Y型接头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气缸控制电磁阀。
其中,还包括机架,所述供料箱体、接料管、供气单元及提升输送管设置在机架上,机架的底部设置有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股份公司,未经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8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