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回复力的座椅机械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99410.X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熊彬;侯烨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许美红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复 座椅 机械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锁,具体涉及一种带回复力的座椅机械锁。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舒适的效果以及其它特殊目的,人们需要座椅的靠背具有角度调节的功能,目前用于靠背角度调节的解锁和锁定的机构绝大多数是液压锁和调角器,这两种产品虽然技术较为成熟但也有明显的缺点:液压锁的锁定方向是单向的,本身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使用液压锁的座椅,如飞机旅客座椅,因液压锁的受力特性限制,均不能安装带肩带的安全带,因此在飞机驾驶员座椅等必须安装带肩带安全带的座椅上均不能采用液压锁结构;调角器虽能够双向承力但用其调整靠背角度时需要不断转动控制手柄,费时费力很不方便,且调角器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回复力的座椅机械锁,该机械锁可以对靠背进行锁定和解锁,并能够双向受力,该机械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回复力,该机械锁轻巧可靠、操作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回复力的座椅机械锁,包括锁框、套筒、锁轴、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压紧机构和拉绳,锁框上设有相互垂直的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套筒的一端固定在锁框上,套筒内的通孔与竖向通孔连通,横向通孔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活塞、第一弹簧和挡片,活塞与所在孔配合,活塞侧面设有通孔,第一弹簧的两端始终与活塞和挡片接触,挡片通过挡圈固定在锁框内,锁轴与竖向通孔配合并穿过活塞的通孔,锁轴的底端设置在套筒中,第二弹簧套在锁轴上,第二弹簧的底端与锁框顶部固定,第二弹簧的顶端与锁轴的顶部固定,压紧机构固定在锁框的左侧并与活塞左侧接触,拉绳与压紧机构连接并可以使压紧机构向右推动活塞。
所述的钢珠设置在横向通孔的左端,钢珠始终与活塞左侧接触,固定块固定在锁框的左侧,固定块上设置有贯通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小于钢球的直径,凹槽内设有压块,平头轴穿过压块的侧面将压块固定在固定块的凹槽内,压块的底面始终与钢珠接触,拉绳的一端固定在压块上。
所述的压块上设置有一对单耳环,拉绳的一端固定有钢球,钢球两侧的突出部分分别设置在单耳环的孔洞中。
所述活塞的通孔为腰形孔,腰形孔的左部为半圈光孔、右部为半圈螺纹孔,锁轴上除连接件外均设置有与活塞内的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的锁轴的底端固定有止动螺母,止动螺母设置在套筒通孔内。
所述拉绳的一部分绳索被限制在外套中,外套固定在固定块上,拉绳的操作端设有钢球,钢球直径大于外套的孔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拉绳、压紧机构、锁轴、第一弹簧和活塞的配合,可以实现锁定和解锁;在解锁过程中,通过第二弹簧和锁轴的配合还带有一定的回复力;本发明能够双向受力,轻巧可靠、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锁框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锁框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活塞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活塞的剖视图。
图中:1-锁框;2-套筒;3-锁轴;4-止动螺母;5-压块;6-固定块;7-平头轴;8-钢珠;9-活塞;10-第一弹簧;11-挡片;12-挡圈;13-拉绳;1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带回复力的座椅机械锁包括锁框1、套筒2、锁轴3、活塞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4、压紧机构和拉绳13,锁框1上设有相互垂直的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套筒2的一端固定在锁框1上,套筒2内的通孔与竖向通孔连通,横向通孔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活塞9、第一弹簧10和挡片11,第一弹簧10的两端始终与活塞9和挡片11接触,挡片11通过挡圈12固定在锁框1内,锁轴3与竖向通孔配合并穿过活塞9侧面的通孔,锁轴3的底端设置在套筒2中,第二弹簧14套在锁轴3上,第二弹簧14的底端与锁框1顶部固定,第二弹簧14的顶端与锁轴3的顶部固定,压紧机构固定在锁框1的左侧并与活塞9左侧接触,拉绳13与压紧机构连接并可以带动压紧机构向右推动活塞9。
如图1所示,套筒2的一端设有内螺纹,锁框1的一端设有相配合的外螺纹,锁框1和套筒2通过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