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复混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99804.5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魏云峰;崔永峰;孟波;孙军;王春生;徐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云峰;崔永峰;孟波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8/10;C04B28/26;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复混型 建筑 垃圾 再利用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度复混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产生的建筑垃圾也逐年递增。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t至600t的标准推算,我国的建筑垃圾少有20亿吨,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现有的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技术都是针对特定类型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例如:用废旧的墙体、砖瓦等建筑垃圾进行粉碎筛分等工艺后,按照不同的形状、大小等而作为新的砼体的骨料、再生砂或用于砖瓦的生产;利用废弃砼体生产再生水泥或砼体骨料等;利用废弃沥青路面再生铺路沥青砂等;这些技术的优点是回收利用的价值较高,其不足之处在于:不能适用于我国建筑垃圾基本没有分类,建筑垃圾中包括了不同来源、种类、成分、形状、性质的拆除建筑的砼体、墙体、陶瓷、玻璃、渣土、钢筋、木材、沥青砂、塑料等建筑垃圾高度复混堆放现状,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目前的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5%,而对建筑垃圾分类较好的英国、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国家地区的回收利用率分别为48%、63%、80%、95%。因此,针对我国建筑垃圾没有分类的高度复混型建筑垃圾,提出一种新型的处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现有垃圾处理的最好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适用于我国建筑垃圾基本没有分类,建筑垃圾中包括了不同来源、种类、成分、形状、性质的拆除建筑的砼体、墙体、陶瓷、渣土、钢筋、木材、沥青、塑料等建筑垃圾高度复混堆放现状要求的、成本低、不需要人工分拣的高度复混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重型筛分选。把建筑垃圾用重型筛筛分,筛上为直径大于300mm的墙体、砼体、砌块等,筛下物为直径小于300mm的建筑垃圾。
(2)、重型破碎。对步骤1的筛上直径大于300mm的大块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直径小于300mm,与步骤1的筛下物混合。
(3)、磁力分选。对步骤1的筛下物与步骤2的混合产物进行磁力分选,剔除出金属废料。
(4)、机械筛分。对步骤3的剩余产物进行筛分,筛上物的直径大于5mm的建筑垃圾,筛下物为小于5mm的建筑垃圾。
(5)、二次破碎。对步骤4的筛上物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直径小于5mm。
(6)、磁力分选。对步骤3中的筛下物与步骤5的破碎产物进行磁力分选,剔除出金属废料。
(7)、浮力分选。用水作浮选剂对步骤6中浮力分离,剔除密度小于水的有机物。
(8)、重力分离。利用重力作用排除出多余的水。
(9)、掺入添加剂进行常规制砖。在步骤8剩余的浆体中与添加常规技术中的石灰、水泥、水玻璃、粘土、矸石或粉煤灰等,利用现有技术在600-1600℃的条件下制成建筑用砖。
上述的重型破碎工艺采用重型液压压力机,破碎压力不低于1000T,能满足直径小于2000mm的石料、砼体的破碎要求。
利用重型液压破碎与常规破碎、筛分、磁选及浮选工艺相结合的工艺,能对混有不同来源、种类、成分、形状、性质的拆除建筑的砼体、墙体、陶瓷、渣土、钢筋、木材、沥青、塑料等高度复混型建筑垃圾的垃圾,在不需要人工分拣的条件下清除出金属材料与木材、塑料、沥青等低密度的有机材料,适用于90%以上的混合堆放垃圾的处理。
实践证明:该处理工艺具有不需要人工分拣、适应性强、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实验对比方法:取自新疆库尔勒市龙山堆放场的高度复混型建筑垃圾,初步估算其主要成分为:墙体垃圾30-35%,桥梁砼体5-7%,碎旧砖块、陶瓷、玻璃约35-40%,其余为建筑渣土与铁丝钢筋与竹木碎片、塑料等;其中最大桥梁砼体直径1.8米。该建筑垃圾属于不同来源、种类、成分、形状、性质的拆除建筑的砼体、墙体、陶瓷、渣土、钢筋、木材、沥青、塑料等高度复混型建筑垃圾。采用本发明的技术处理工艺如下:
1、用铲车把建筑垃圾导入重型筛分机上进行筛分,筛上为直径大于300mm的墙体、砼体、砌块等,筛下物为直径小于300mm的建筑垃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云峰;崔永峰;孟波,未经魏云峰;崔永峰;孟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9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