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偏磨潜水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00621.0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0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防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4300 河北省邢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偏磨 潜水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抗偏磨潜水电机。
背景技术
井用潜水泵特别是高扬程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将地下水提升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等的重要工具。潜水泵的外径受其安装尺寸的限制呈细长型,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矿井抢险、喷泉中使用时,这种立式潜水泵并不合适,需要卧式使用或有一定倾斜角度使用。但潜水泵的卧式使用会导致水泵电机轴由于重力作用于导轴承之间产生偏磨现象,水泵在这种状态长时间运行后转子相对于定子产生偏心,在电机内部形成不平衡的磁拉力(单边磁拉力),使轴承的一侧始终受力加速其磨损,产生震动和噪声,最终发生定转子相互摩擦直至烧毁电机。这样使用大大降低了水泵的使用寿命,制约了潜水泵的使用场合和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偏磨潜水电机,能够保证电机轴端的径向定位,解决现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避免电机转子发生偏磨,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可以卧式使用或有一定倾斜角度使用,扩大了电机的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偏磨潜水电机,包括电机筒、固定在电机筒内的定子和穿于定子内的转子,在所述转子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装有与电机筒的外端固定相连的上导轴承座和导轴承座,上导轴承座内自上至下顺次设有第一密封组件、上轴承、第二密封组件、上导轴承,转子上端顺次穿过上导轴承、第二密封组件、上轴承和第一密封组件,在上导轴承座上端端部内壁装有上油封座,所述第一密封组件装在该上油封座内,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内壁与配合在转子上的第一轴套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内壁与配合在转子上的第二轴套的外壁密封配合,第二密封组件的外壁与上导轴承座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上导轴承的外壁与上导轴承座的内壁过盈配合,上导轴承的内壁与第二轴套转动配合;所述上轴承的内壁与转子转动配合,上轴承的外壁与上导轴承座的内壁过盈配合;
所述下导轴承座的结构与上导轴承座的结构相同,具体是,下导轴承座内自上至下顺次设有下导轴承、第三密封组件、下轴承、第四密封组件,转子的下端顺次穿过下导轴承、第三密封组件、下轴承、第四密封组件,所述第四密封组件的内壁与配合在转子上的第四轴套的外壁密封配合,所述第四密封组件的外壁与套装在下导轴承座下端端部的下油封座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内壁与配合在转子上的第三轴套的外壁密封配合,第三密封组件的外壁与下导轴承座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下导轴承的外壁与下导轴承座的内壁过盈配合,下导轴承的内壁与第三轴套的外壁转动配合;所述下轴承内壁与转子转动配合,下轴承外壁与下导轴承座的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密封组件、第二密封组件、第三密封组件、第四密封组件均为两个骨架油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轴承和下轴承均为滚动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的滚动轴承为两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安装在上下导轴承座内的滚动轴承对转子进行径向定位,保证电机转子与定子同心,防止转子产生偏磨,同时滚动轴承内壁和转子相配合,在水泵运行产生轴向力时,电机转子可以沿滚动轴承上下滑动,不会阻碍轴向力的传导;在滚动轴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起密封作用的骨架油封,对轴承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轴承内因进水而锈蚀;
本发明能够避免潜水电机在非立式使用时发生偏磨现象,大大降低各部件的磨损,降低电机在非立式使用环境中的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潜水电机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导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上油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下导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下油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2、第一轴套;3、上油封座;4、第一密封组件;5、上导轴承座;6、上轴承;7、第二密封组件;8、第二轴套;9、上导轴承;10、电机筒;11、定子;12、第三轴套;13、下导轴承;14、第三密封组件;15、下轴承;16、第四密封组件;17、下导轴承座;18、第四轴套;19、下油封座;20、非金属止推轴承;21、注水孔;22、O型密封圈;23、填充物;24、橡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防,未经李国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00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